違章建筑拆除后,建綠透綠及時跟上,才能讓城市變得更漂亮。25日下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文濤專門到山師東路、趵突泉西片區以及北繞城高速橋下察看拆違拆臨后綠化美化工作。“對群眾許下的‘拆違拆臨建綠透綠’承諾必須落實兌現”,察看過程中,王文濤的這一表態,讓市民更加期待一個處處見綠的濟南。

  打掉“土圍子”思想

  綠地能透則透

  從開拆那天起,山師東路就吸引了大批市民的關注。2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條路部分路段已進行了美化,寬敞的人行道邊種上了植物,每隔幾米一個花壇,甚是好看。

  原來道路兩側都是商鋪,將來兩側會成為景觀帶。“這條路應該是典型的還路于民、還綠于民,”王文濤說,在路面美化之后,還要進行立面的美化,“建綠透綠就要這樣一步一步來,穩扎穩打。”

  對于拆除以后的空地利用,王文濤想得十分長遠:“在綠化的過程中,要多一些綠地,少一些硬地廣場。”因為路邊的硬地廣場將會給日后的城市管理帶來一些麻煩。“要多建一些居民身邊的口袋綠地,讓城市到處見綠,這樣城市的品質也就提高了。”

  在部分片區,違章建筑拆除之后,用圍墻圍了起來,看起來干凈整潔,卻也少了綠色帶來的生機。王文濤表示,拆違拆臨、建綠透綠的過程中,一定要打掉土圍子思想,能透則透。

  拆違后市民生活問題

  相關部門已采取措施

王文濤在趵突泉西片區察看建綠透綠。王文濤在趵突泉西片區察看建綠透綠。

  “我來濟南不到一個月,就來過這里,那時是慕名而來,”來到趵突泉西片區,王文濤十分熟悉,“我記得那里有一個鋁合金加工店,還有幾個水果店。”他指著一條拆違后的街道說。

  這一片區拆除后,正在進行管網改造,屆時所有管線都將入地,拆違拆臨拆出了整潔與敞亮。

  “王書記,我能跟您說句話嗎?”察看過程中,一位騎電動車路過的市民在人群中喊道,王文濤立即停下交談,靠近去聽。“對于拆違拆臨工作,我十分贊同,就是拆除后吃個早飯什么的不方便了。”王文濤馬上表示,對于拆違拆臨后市民的生活問題如何解決,目前已在考慮中了。“我們在民意調查中,也有一些市民反映這一問題。”王文濤表示,目前濟南市相關部門已采取一些措施,拿出了早餐地圖等。“拆違拆臨的一切出發點都要為了老百姓。”王文濤再次強調。

  據了解,至2016年年底,濟南市各區建成區綠地率35.6%,綠化覆蓋率40%,建綠透綠全部完成后,綠地率將達36.1%,綠化覆蓋率將達40.5%。可不要小瞧這0.5個百分點,在平時,綠化率想要提高0.1個百分點都很困難。“這0.5是老百姓身邊的0.5,是市民實實在在能感受到的0.5。”王文濤表示。拆違拆臨見綠透綠工作,也正是通過老百姓身邊的這些變化,來給老百姓帶來幸福感。

  拆違正在調節奏

  一定會進行到底

  拆違拆臨近期將把重點放到垃圾清運和建綠透綠上,拆除工作告一段落了嗎?并不是。王文濤表示,在拆違拆臨方面,市里在節奏上把握了一下,因為現在正值高溫,如果拆除后的垃圾不及時清運,里面混上一點生活垃圾,兩三個小時就會發臭。因此,這一階段要進行集中清運,給市民帶來一個清潔衛生的生活環境。“接下來,拆違拆臨還會一期一期地進行到底。”王文濤說。

  “拆違拆臨之后,建綠透綠為原則,不建綠透綠為例外。”王文濤在二環北路高架橋下,再次對這一原則進行了強調。什么樣的地方可以例外?王文濤表示,像地下是橋板、暗河這種沒有土的區域,可以不進行綠化,其他的只要能見綠的地方一定見綠。而且,拆違拆臨拆出的空地一定要姓“公”,凸顯公益性和公共服務。

  二環北路橋下拆違建綠長度為5公里、面積15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0萬多平方米,橋下拆出的空間大部分已綠木成蔭。看到這兒,王文濤替市民提了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這么熱的天進行綠化,如何保證成活率?對此,天橋區負責人表示,一定會加大管護力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