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實“防避救”措施 汛情第一時間處置

  全市1145座水庫運轉正常

  隨著6月下旬以來的5次較大降水過程,我市部分區域出現旱澇形勢急轉局面。昨天,記者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今年我市降水明顯增多,局部最大降雨強度接近或超過歷史峰值,特別是8月3日0時至5日12時,受臺風“海棠”減弱后的低壓環流影響,我市持續出現強降水過程,局部出現大暴雨、特大暴雨。截至8月5日12時,全市平均過程降水量120毫米,最大點降水量為棲霞市寺口站305.5毫米,降水量較大點有蓬萊市村里集鎮鄧格莊站271.5毫米,棲霞市蘇家店鎮趙家庵站267.5毫米,棲霞市松山街道鄒家站267.5毫米,萊陽市柏林莊站267.5毫米,均為特大暴雨以上級別。

  面對部分區域“旱澇急轉”的不利局面,各級水利部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防總的統一組織和領導下,認真執行上級決策部署,始終密切跟蹤天氣動向,反映迅速、行動果斷,并按照預案要求,超前部署,適時預警,積極組織,全力落實“防、避、救”各項措施。據統計,受8月3日至5日連續強降水影響,我市棲霞、萊陽、龍口、蓬萊、萊山、昆崳山保護區等6個縣市區出現局部洪澇災害,但全市1145座水庫和96條重點河道堤防運轉正常,全市無一人因災死亡,各類水庫、塘壩、礦山、企業、在建工程、重大基礎設施無一處發生重大險情。

  “這場強降雨之前,我們根據工作需要和形勢變化,積極與水文、氣象部門溝通,召開多部門會商會議,共同分析、研判天氣變化可能給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帶來的影響,及時通報相關雨、水、工情信息和汛期預警信息,提出應對意見建議,有針對性作了工作部署。”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統計顯示,7月以來,市防辦先后下發20多個緊急通知、8份汛情通報、21期防汛抗旱信息。萊陽、棲霞、招遠等市先后發布防汛三級預警2次、四級預警4次,啟動三級應急響應1次。各級防辦利用山洪監測預警平臺、密切監視降水、洪水情況,發布預警短信3.7萬條。同時,城管部門組織專業搶險隊伍,對積水低洼區、下穿式立交橋、雨水箅子等重點部位進行晝夜盯守,及時搶排積水。住建部門安排督導組,對全市在建工地、危舊住房和舊城改造等重點部位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隱患、落實防坍塌、防漏電措施。國土部門加強地質災害點巡查,落實災害預警和群眾轉移避險措施, 有效降低了洪澇災害損失。

  汛情就是命令。針對部分縣市區局部發生的洪澇災害,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等相關市防指成員單位派出三個督導組前往萊陽、棲霞、牟平等督促、指導防汛救災工作。市水利局也先后派出6個專家組赴萊州、招遠、龍口、蓬萊、棲霞、萊陽等縣市協助做好工程險情排查和搶險救災工作。

  根據安排,市防指將進一步強化防汛責任落實和崗位值守,認真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汛情、險情、災情第一時間處置,督導各級防汛責任人在大雨期間加強巡查,小型水庫、塘壩均安排專人晝夜盯守。全面加強防洪工程巡查檢查和運行調度,對溢洪道、大壩下游壩腳、河道堤防薄弱低端等重點部位加密頻次,排查閘門啟閉機電設備等,確保運轉正常。開展水毀工程排查維修加固,對全市所有水毀工程進行拉網式安全排查,逐一登記造冊,研究制定修復加固方案,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突擊修復,限期恢復。同時,全力做好搶險救災應急處置準備,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適時啟動應急響應,組織各級防汛專業搶險隊伍加強值班值守,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迅速集結出動并開展應急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