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聞網訊(記者姜乾相 通訊員王升遠 王立華)前不久,在全省地質環境管理工作會議上,張店區礦山復綠工作經驗受到國土資源部領導及兄弟省份同行的高度贊揚。

  早在幾年前,每到夏季主汛期,張店區的廢棄礦井和礦坑還是易積水、臟亂差、隱患多的老大難問題。為消除廢棄礦井、礦坑安全隱患,推進礦山復綠項目實施,建設生態淄博,張店區對轄區內廢棄礦井、礦坑進行了綜合整治。通過幾年的治理,目前已完成轄區內5個礦山復綠項目的建設任務,并全部通過上級部門組織的驗收,共治理礦坑5個,治理面積778畝,植樹69000棵,建水池1個,藕池4個。其先進經驗,走在了全市前列,為推進全市地質環境項目的實施積累了經驗。

  張店區礦山復綠項目之所以進展順利,在全市領先,得益于有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干部職工隊伍。在項目推進中,區領導多次到施工現場檢查督導,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張店國土分局主要領導親力親為,分管領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項目上,出點子、想辦法、謀長遠。礦管辦的同志們全身心靠在項目上,抓質量、促進度。張店國土分局還積極爭取上級各項支持。為解決正北山項目灌溉水源問題,市國土資源局領導多次到省國土資源廳協調,爭取到了項目結余資金用于修建蓄水池。

  該項目涉及到建設方、施工方、當地鎮村和群眾等多方利益,涉及到土地權屬、地面建筑物、構筑物和種植物補償等利益分配問題。為保證工程施工進度,張店國土分局牽頭組織工作組,進村入戶,向有關利益方宣傳解釋項目性質、項目立項程序、資金來源、實施資質要求以及竣工的受益情況等,并特別向土地承包者強調,不會因為施工而影響其承包關系。同時,協調施工單位優先雇用當地村民承接部分勞務、優先租用村民機械設備等。這樣一來,一方面減少了管理單位的協調難度,另一方面通過項目實施,增加了農民收入,爭取到了當地干部群眾對項目的理解和支持。

  在礦山復綠工程實施過程中,張店國土分局嚴格落實項目施工、監理和監管制度。首先,在進場施工前,施工單位在施工界線上,要設置施工界限標志旗,制作復綠效果圖等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才可進入現場施工。其次,在施工過程中,要求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嚴格按照礦山復綠工程設計實施,工程工序、施工質量符合國家相關規范和設計要求。同時,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始終把安全意識放在施工首位。安全措施沒有落實的,停止施工。所有復綠工程從施工到竣工,沒有出現一次質量事故,也沒有出現安全事故。治理效果達到了設計要求,取得了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