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從北京寄來的陌生包裹,內有“北京養生堂保健公司”的刮刮樂中獎卡,刮開一看中了100萬!濟南一七旬老人,以為自己中了大獎,殊不知,按照對方的要求匯去稅費、公證費后,卻損失了14萬“養老錢”,這才發現遭遇一場騙局。

  記者從七里山21號濟南刑警處獲悉,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電信詐騙案最近連續發生,已有七八名老人上當,他們的損失,少則一兩萬,多則十幾萬。而電信詐騙信息,都是通過“快遞包裹”送貨上門的。

  濟南70歲的王女士,在今年6月收到一個陌生快遞包裹。快遞里有一張關于北京養生堂保健股份有限公司21周年輝煌慶典活動的宣傳,上有一個刮獎區,刮開之后顯示中了二等獎,獎金100萬元,同時里面還有一北京市豐臺區公證處的公證書,上面有公證員照片、姓名、工號及公證處的聯系電話等,看到這些王女士就信以為真,經與對方聯系,對方說需先交納2萬元的公證費,王女士沒多想就給對方寄去,結果第二天對方又說需要交納稅費6萬元、印花稅3萬元、審計費3萬元,結果王女士又給對方寄去12萬元,之后再打電話就打不通了。王女士這時才感覺不對,遂報警,結果被騙14萬元。

  無獨有偶,截止目前濟南先后又有七八名老年人,被騙子以同樣的理由與手法騙取現金幾萬甚至十幾萬元不等,給受害老人身心健康帶來極大損失。

  [警方分析]

  七旬老人打開陌生“快遞” 痛失14萬”養老錢

  通過近期案例分析發現,受害人上當受騙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老年人多對保健品情有獨鐘,往往輕信于社會上一些不法商人對保健品保健功能的虛假宣傳,從而癡迷于保健品的購買與使用,并在購買時不經意間泄露了自己及家庭的某些信息。

  二是老年人往往心地善良,容易相信他人包括一些外人、陌生人的言行。

  三是老年人交流范圍相對閉塞,對社會上一些新生事物接觸較少,對一些事物與現象的真偽辨別力不是太高,容易上當。

  [警方提示]

  做到四不:

  一、不癡迷:要冷眼面對待保健品的宣傳,理智購買與使用,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到正規的藥店、商店去購買與使用。

  二、不泄露:不要輕易對外泄露自己的個人、家庭、銀行等信息,以免招致禍端。

  三、不輕信:不因高額獎金的誘惑而失去理智,還是那句老話“天上不會掉餡餅的”,如果有餡餅必定有“陷阱”。如果你想試試看,十有八九會受騙。

  四、不匯款:不輕易匯款,匯款時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最好是有自己子女在場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