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的石油裝備、濟南的重卡、萊蕪的電梯、青島的西服……近日,在阿斯塔納世博會上,山東近百家名企集體亮相,“山東元素”在世博園里隨處可見。大眾網記者采訪發現,以科瑞和重汽等為代表的“山東制造”,已成為當地市場的“香餑餑”。而在孔子學院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哈薩克斯高校正掀起學習漢語的熱潮,明年9月尼山論壇也將在哈薩克斯坦舉辦。


9月5日,作為阿斯塔納世博會山東周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舉辦的“好品山東,走進中亞”暨山東—哈薩克斯坦新型建材推介洽談會圓滿落幕。

世博會“山東元素”隨處可見,山東周倆推介會簽近30億元大單
會發熱的畫、金磚會議用的地毯……近日,在阿斯塔納世博會山東周活動中,山東近百家品牌企業集體亮相中亞。其中,既有世界500強之一山東能源集團、兗礦集團等山東本土能源企業,也有青島啤酒、東阿阿膠、力諾集團(宏濟堂)等百年企業,“好品山東”“好客山東”等山東品牌以世博會為契機進入中亞市場。
除了山東周期間以“絲路筑夢 綠色山東”為主題的展覽展示,記者發現,“山東元素”在世博園內其它館內也隨處可見。其中,產自萊蕪的山東奔速電梯,獨家供應樂阿斯塔納世博會600部電梯,青島世園集團中標中國館運營商,紅領集團贊助了中國館男士館服。
9月5日,作為阿斯塔納世博會山東周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舉辦的“好品山東,走進中亞”暨山東—哈薩克斯坦新型建材推介洽談會圓滿落幕,總共有25家中方協會和企業及哈薩克斯坦36家協會和企業參加。其中有山東省16家協會和企業與哈國當地協會和企業經過商談,達成投資合資和貿易代理等合作協議,總計金額約6000萬美元。
隨后,9月6日下午,山東助力綠色絲路——“一帶一路”項目合作推介洽談會,在阿斯塔納北京大廈成功舉辦。有12家中哈雙方單位、企業集中簽定了合作協議,總投資額約23.6億元,涉及能源開發、商貿物流、農業科技、產能合作、旅游合作等相關領域。



東營的石油裝備、濟南的重卡,“山東制造”暢銷中亞
“走出去”的不僅是產品,眾多山東品牌企業已在“一帶一路”沿線落地生根。9月5日上午,在阿拉木圖市中心的一棟寫字樓里,記者來到了山東科瑞控股集團駐哈分公司,這家來自東營的中國民企500強企業,目前已在全球5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其中包括4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年進出口總額超10億美元。2004年,該企業正是在哈薩克斯坦設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
該公司副董事長夏同民說,截至目前,哈薩克斯坦的分公司已為當地客戶提供了近5億美元的石油裝備和油氣工程技術服務,該分公司中方員工僅10余人,而當地雇員50余人,員工本土化率超80%。除了賣裝備,該公司還通過搭建國內首家石油裝備跨境電商平臺,聯動上千家石油裝備企業一起走出去,每年可實現30-50億美元的石油工業產品出口。
在阿斯塔納,來自濟南的重汽卡車,同樣也成了當地市場的“香餑餑”。9月8日上午,在重汽集團位于阿斯塔納的4S店,該公司中亞及俄羅斯部總代表趙華說,重汽卡車在哈已設立了5家銷售機構,占當地市場份額超20%,其中礦區用的工程車市場份額已更是超50%,將許多俄羅斯品牌卡車遠遠地甩在了后面。未來5年,按照“海外重汽”的戰略布局,該公司還將在海外投建一批工廠達到跟濟南類似的規模,其中在哈薩克斯坦的工廠有望在明年開建。
當天,一位名叫哈斯特的個體運輸戶來到重汽設在阿斯塔納的4S店購車。他說,自己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阿克莫拉州,重汽卡車的質量在當地很有名氣,售后也很放心,他準備買一輛回去。重汽在哈的一位銷售代理伙伴江都斯說,他所在的企業與重汽已有十多年的合作,除了重汽還代理了山推、臨工、徐工等“中國制造”,憑借物美價廉和優質的售后服務,現在中國車已成為當地市場的“香餑餑”。
記者發現,無論是科瑞還是重汽,在開拓海外市場時,跟當地經銷商開展合作,快速打通市場渠道,成為眾多山東企業“走出去”的成功訣竅。而哈薩克斯坦憑借其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優勢,聯通歐亞的交通區位優勢,以及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正成為越來越多山東企業走出去布局“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



孔子學院在哈掀起“漢語熱”,尼山論壇明年將來這里辦
山東走出去的不僅是企業,還有文化。“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9月4日上午,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哈薩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19歲的哈薩克斯坦姑娘成樂為采訪團現場朗誦了她剛學的一首唐詩《登鸛雀樓》。跟成樂一樣,23歲的哈薩克斯坦大學生沙黑達也想學好漢語,希望將來能應聘到當地的中資企業工作。為此,她已在哈薩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學習了兩年漢語課。
該院院長助理薩拉說,2007年,阿拉木圖全年通過該院報名參加HSK-漢語水平考試的學生僅有100多人,但目前今年這一數字已超過1000人。記者發現,這樣的“漢語熱”在哈薩克斯坦并非個例。9月8日下午,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在哈薩克斯坦歐亞大學孔子學院,該院負責報名的哈方老師胡安說,現在每年到該院學習漢語的學生多達1100多名,學生里有六七十歲的老人,也有六七歲的小孩。喜歡中國文化,到中國留學,以及與中國企業做生意,是當地許人學習漢語的三個主要目的。
看到孔子學院如此受歡迎,尼山論壇明年也要來這里舉辦。據尼山論壇組委會副秘書長張景宗透露,明年9月,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5周年之際,尼山論壇擬在哈薩克斯坦舉辦,在本屆世博會山東周期間,已與哈薩克斯坦當地多家孔子學院等相關機構進行了合作洽談。
記者了解到,尼山論壇以開展世界不同文明對話交流為主題,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為宗旨,是思想哲學層面的國際文化交流的高端平臺,至今舉已辦了四屆論壇、三次重要活動。
在本屆世博會山東周期間,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魏長民還就“孔子故鄉?中國山東”文化交流中心等項目合作,與哈薩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和哈薩克歐亞大學孔子學院的有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向上述兩所孔子學院贈送了具有齊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典籍和非遺產品。
“一帶一路”看山東,孔子文化絲路行!如今,作為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交通紐帶,聯通歐亞的中歐班列也已在山東淄博、濟南和威海等多個城市開通,貨運新通道就此打開。在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推動經濟和文化走出去方面,山東正闊步向前。(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