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專題詢問。記者從會上獲悉,為解決我省高速路口危化品運輸車輛聚集問題,今后每個縣、市、區都要在高速公路入口附近建專用停車場。嚴重違法分包、轉包要被拉進“黑名單”,受到多部門聯合懲戒。

  上百輛危化車清晨聚集高速路口

  聯組會議上,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盧得志介紹,按照省有關部門規定,山東高速公路從下午7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禁止危險物品運輸車輛通行,這導致在一些高速路口經常會出現危化品運輸車輛聚集的現象,比如在繞城高速濟南東收費站,每天早上6點前后會有100輛左右的危化品車輛聚集。危化運輸車輛聚集在一起,間距很小,有的并排停放,有的就停在居民小區附近。一旦出事,就會引起連鎖爆炸,后果不堪設想。據這次執法檢查了解,在全省的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類現象。

濟南槐蔭交警就行駛在轄區的危化車輛開展集中整治。(資料片)濟南槐蔭交警就行駛在轄區的危化車輛開展集中整治。(資料片)

  對此,山東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王兆玉表示,危化品車輛的安全事故在道路交通事故當中是危害最大、損害最大的一種事故。我省現有的危化品運輸車輛,公安部門統計的是7.5萬輛,居全國第一。  

  對于具體應對措施,王兆玉介紹,我省要建設危化品專用停車場,東營市已經做出了示范,接下來要在全省推廣,每一個縣市區都要在高速公路的入口附近建專用的停車場,實行專業化管理,減少隱患和問題的發生。“這些地方還要設禁停標志,再停就是違法行為。”

  王兆玉稱,要加大督導督辦力度,近日,公安部門已經對全省155處高速公路入口亂停亂放問題進行了暗訪。同時加大科技手段的運用,如GPS、監控等,準確發現這類違法行為,定點清除隱患。  

  分批分類解決掛靠經營危化車

  在危化品運輸方面,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宋文瑄還提到,發生事故的車輛很多是危化品運輸公司以聯營名義融資營運或者掛靠經營的車輛。這些車輛往往都是脫離企業的安全管理,駕駛員和押運員接受的培訓少、素質低,有的甚至沒有起碼的危化品安全常識,安全隱患極大。

  對此,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于洪亮介紹說,近年來國家強調嚴禁掛靠經營,去年交通部第一次對掛靠經營范圍進行界定,根據這個界定,掛靠經營指機動車的登記證、行駛證和營運證不統一,即有了登記證、行駛證,但是沒有運營資質,找另外一個有資質的企業,用它的資質來經營。現在全國都普遍存在這種狀況,表面上三證是合一的,但實際上是個人掏的錢掛在企業上,即變相掛靠,導致認定難、處置難。

  于洪亮說,對現有存量車輛,將分批分類解決。對運營時間很長、車輛殘值很低的,直接淘汰出市場;對企業進行評級評價,把那些生產條件差、安全隱患多的企業強制關閉;對一些骨干企業、龍頭企業予以扶持,采取贖買的方式購一批車做大做強;對一些賣不掉、又淘汰不掉的車輛,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入股試點。

  醫療垃圾處理中心不能每市僅有一處

  2015年2月,濟南唯一一家醫療垃圾處理企業停產,致使一段時間內,省城多家醫院醫療垃圾堆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王鳳山就如何提高我省化學危險廢物處置能力進行詢問。

  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姚云輝介紹,現在全省17個市建立了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總的處置能力是10.8萬噸,從能力匹配上來講,完全可以處置全省的醫療廢物。但也存在問題,2016年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和集中處理率僅達到84.5%,主要原因是鄉鎮和村級的醫療廢物沒有納入處置體系。

  對此,山東將加強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姚云輝說,從價格上,財政可加大投入,特別是在農村、鄉鎮醫療廢物的收置上加大投入,確保到2020年醫療廢物的收置率和集中處理率達到100%。

  “十三五”規劃中,山東計劃建設的固廢處理中心,從2010年到現在已經建成120多座,已經有資質的是123家,目前處理能力達到了實際產生量的90%,還差10%。根據實際需求,還需要新建現在總量的20%-30%,到2018年年底,可以滿足需求。

  就濟南來說,目前,只有一個公司全力以赴處理醫療垃圾,根據相關規定,醫療垃圾存放不得超過兩天,其他垃圾只能暫緩封存。

  姚云輝介紹,在“十三五”規劃中,除了每個市現在建了一處醫療垃圾處理中心以外,鼓勵和規劃在建設綜合處理設施時,要把醫療垃圾的處理作為應急處理來建設,不能僅有一處,因為醫療垃圾規定是不能超過兩天,有些病理實驗、冷凍,時間長了肯定出問題,現在全省是全力以赴確保醫療垃圾的處理。

  嚴重違法分包轉包 將被拉進“黑名單”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馬平昌指出,去年煙臺龍口的“7·15”施工升降機墜落、壽光“10·12”較大淹溺事故等,均存在轉包、違法分包、無資質施工等問題。

  對此,山東省住建廳副廳長李興軍介紹,目前山東二級及以下的低資質企業占到91.4%,施工企業素質參差不齊。他表示,要強化建筑單位的首要責任,嚴格管控違法分包、直接分包,特別是在招投標環節推行總承包模式,合同備案管理,凡是發現施工單位轉包、違法分包、掛靠行為,一經查實嚴厲懲處,包括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對相關人員暫停或者吊銷執業資格證書。

  此外,對存在嚴重違法分包、轉包的,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實行了“黑名單”制度。同時把“黑名單”向發改、工商推送,實行聯合懲戒,特別是停止和終止招投標資格。黑名單已經制定出來,目前已經公布懲處了50多起。      

  在住建領域,農村建房也屢發事故。比如,今年5月,濟南黨家街道邵東村一村民私自加建民房過程中發生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4人受傷。對此,李興軍表示,下一步,將完善鄉村建設監管機構,督導鄉村監管機構按照規定配齊專業人員,嚴格監管村民自建房行為,包括加建、夾層、隔斷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