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作為孔孟故鄉,自古以來教育氛圍濃厚,教育資源也相對發達。根據統計,山東省擁有公辦本科高校數量達44所,從數量上僅次于北京(60所)和江蘇(45所),如果算上各類民辦高校及專科院校,山東省高校數量達144所,也是位居全國前列。

  今天,咱們主要來聊一聊最能代表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公辦本科高校。山東省的44所公辦本科高校(不含分校),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山東的十七地市。其中濟南有18所,青島有7所(不含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其余各市以沿海城市居多。(上面所說的高校數量,僅僅是指山東本省的大學,也就是大學本部位于山東省的高校,各類分校并不包括在內)

  如果算上各類分校,我們發現,山東省十七地市中,有十六的地市都有高校部署。比如威海的山東大學(威海)、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萊蕪的山東財經大學萊蕪校區,日照的曲阜師范大學日照校區,棗莊的棗莊學院,菏澤的菏澤學院、濰坊的濰坊學院、德州的德州學院等等,幾乎每個市要么有一所自己的公辦本科高校,要么就是引進了外省市的大學建立分校。

  但是有一個城市,全市范圍內沒有一所公辦本科高校,而且這個城市的人均經濟總量位居全省首位。這個城市就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基地--東營。東營是一座因油田而建的城市,作為勝利油田所在地,東營曾經有我國石油領域最知名的高校--中國石油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是我國211工程高校,成功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也是山東省僅有的三所入選雙一流(學科)高校的大學之一。該校建校于北京,1969年遷往東營,2005年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2004年開啟了搬往青島的征程,2011年,全部專業搬遷完畢。至此中國石油大學在東營只留下了一所民辦高校--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東營市也再無公辦本科高校,僅有一所東營職業學院的公辦專科高校。

  步入2017年,東營市也開啟了大學引進模式。根據媒體報道,985工程、雙一流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已與東營市政府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山東農業大學領導也到東營考察山東農大功能校區選址。如果兩所高校能夠成功落戶東營,東營市無公辦本科高校的現狀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