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大劇《扶搖》播出,網友在深挖時發現,該劇也曾叫《孟扶搖》《扶搖皇后》等名字。回顧最近一段時間的熱門劇,發現改名的劇還真不少。伴隨著古裝大女主劇、玄幻劇熱度的退潮,大劇延遲播出、積壓現象嚴重,越來越多的劇“改頭換面”求新生,比如,《巴清傳》改名為《贏天下》,《凰權》改名為《天盛長歌》等。雖然古裝劇改名是形勢所迫,但電視劇取名,歷來都是一門“玄學”。

《甄嬛傳》火了以后,各種《XX傳》接檔;隨著網絡文學改編大潮,劇名又掀起了七律古詩詞風;最近一段時間青春劇、愛豆劇崛起,偶像劇取名就更玄乎了,可以軟萌、可愛,也可能讓觀眾看得懵圈。

去年是古詩詞風劇名扎堆的一年,出現了《秦時麗人明月心》《那年花開月正圓》《人間至味是清歡》《春風十里不如你》等看上去很美的電視劇名。當然也有很多跟風之作,比如,民國年代戲《海棠經雨胭脂透》《人生若如初相見》;古裝言情劇《花謝花飛花滿天》《花落宮廷錯流年》;神話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現代愛情?。骸妒暌黄窚厝缪浴贰€有一些讓人看懵了的劇名:《如若巴黎不快樂》《香蜜沉沉燼如霜》《十里洋場拾年花》《總有蝴蝶過滄?!贰?/p>

很多劇名都是搭乘古詩詞風潮而確定的。如《春風十里不如你》,這個類似古裝劇的劇名,其實講的是校園愛情故事。“春風十里不如你”出自作家馮唐的《三十六大》: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因為是馮唐作品改編的劇,直接拿來用做劇名。
《秦時麗人明月心》改編自小說《秦時明月前傳》,該劇一開始定名《麗姬傳》,簡潔好聽,后來改成了《秦時麗人明月心》,叫起來非常別扭。

劇名古詩詞峰的出現,其原因是為了迎合深受網絡文學影響的80后、90后口味,把劇名取得越來越唯美、縹緲,就是所謂的“網文感”,但其中不少劇只是取名上縹緲唯美、附庸風雅,劇作內容其實實很爛。
有些劇名讓人懵圈
最讓人懵圈的劇名大多來自偶像劇。
一些劇名充滿了郭敬明小說式的浮華憂傷,比如《初遇在光華之年》《何所冬暖,何所夏涼》《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

最近一些劇名則更加玄學,讓人一言難盡。其一是營造一種趣味和追求,走“傻白甜”路線。例如,近期熱播的《萌妻食神》《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動物系戀人啊》,簡單直白,甜寵、戀愛元素,與電視劇內容似乎有一定的契合度。
簡單直白,還體現在口語和標點符號的運用上。比如,《下一站,別離》《如果,愛》《我的!體育老師》《兄弟,別鬧》《哦!我的皇帝陛下》等,試圖通過標點符號突出電視劇的獨特性。

但是,有些偶像劇,尤其是網劇,在取名上有走入歧途、走火入魔之勢,出現了一些奪人眼球但低俗的劇名,如《地外情人》《節操補習班》《半妖皇帝》《前男友不是人》等,嘩眾取寵。

電視劇起名花樣百出,也是一種重要的營銷推廣手段,但跟風、投機取巧式取名,也暴露了制作方的畸形心態——劇情不夠,劇名來湊。其實回望過去,太多高品質電視劇往往就如其內容一樣叫得響又不故弄玄虛,如,《大宅門》《大明宮詞》《闖關東》《蒼穹之昂》《士兵突擊》《亮劍》《人民的名義》等,言簡意賅又大氣穩重。電視劇最重要的是制作班底強、內容扎實、作品品質高。制作方還是應該把心思花在劇情內容上,而不是在劇名上玩花樣,虛有其表的東西最終還是會被淘汰的。
?。▉碓矗?strong>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