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很多漂泊的群體,
有北漂、上漂、南漂。。。
其實,還有一個漂泊的群體是——
“老漂族”
老漂族就是那些為了幫助兒女照顧小孩,
離鄉背井,
來到子女工作的城市的老年人。
一到暑假,
老人們就化身為超人爺爺、超人奶奶,
他們微信步數里每一人都是一兩萬步,
他們看似做著很平常的做飯、接送孩子的事情,
但所謂的付出都是不可計量的。
今年64歲的郭阿姨是位十足的“老漂”:
暑假寒假要到杭州帶孫子,
九十月份要回山東割玉米種小麥,
其余時間她在江蘇帶外孫。


孫子一放暑假我就來了,杭州,山東,江蘇三地跑,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我6月29號來杭州的,9月1號回山東,過來陪孩子過暑假。
暑假到了,
早上她要帶著7歲的孫子學打羽毛球,
下午趕去杭州市民中心學游泳,
雖然辛苦,但能夠幫襯上,她覺得值得。

郭阿姨說:
把孫子帶回老家那不行的,他媽媽爸爸不舍得,我也不想帶回去,我們農村條件差,洗澡吃飯條件都差的。
其實很多老漂們一到新環境會很不適應,
子女們忙,交流就少,鄰里間又互不相識,
日子怕是過得有些寡淡,
但樂天派的郭阿姨就不愁,
一到杭州她就結識了不少老鄉,
為了便于溝通還自學了微信,
不過她內心還是挺向往暑期回老家農村過。

假期需要照顧孫輩的老人并不在少數:
另一位王阿姨雖然身在杭州,
但照顧的是二胎家庭,
孫女孫子暑期一共報了8個興趣班,
早上畫畫和書法,下午表演和游泳,
晚上學鋼琴,
早上5點鐘要趕到晚上9點鐘,
中間不休息,只吃幾頓飯,
孩子都說覺得奶奶很辛苦。

我下午兩點半把菜飯燒好,三點20分馬上趕去長江小學接,4點鐘再趕來這里。 真的很辛苦,每天排得滿滿的 ,早上畫畫和書法,下午表演和游泳,晚上學鋼琴。
我兒子都給我安排好了,寫在一張紙上了,我壓在臺板下面,每天要看行程的,生怕搞錯。

趙開翀: 不知道說些什么好,老了不應該多花些時間給自己嗎?
__強迫癥患者: 其實很多老人不是多么喜歡帶 出于心疼女兒 或者為了兒子家庭和諧吧
四零九小拿: 這個老人相當累了。
人生y無常: 老人是很辛苦,如果累了,孩子們就應該自食其力,如果她身體充許,她們也愿意的情況下,就請她們幫忙,而在她們需要時也不計一切的回報她們
閃電不只是樹懶: 說實話真不想讓老人看孩子,可是都上班怎么辦?總不能沒人管啊,保姆費用這么高,還不一定盡心盡力的給看孩子
閑云野鶴風剪剪: 我現在是沒有人能幫我,我能理解其中的辛酸。我想我以后肯定會幫我的子女照顧后代的,做他們的堅強后盾!沒人幫真得很痛苦,對雙職工家庭來說,有人幫真的很幸福。
在下許原風: 其實老人都喜歡找點事情做,希望周圍能夠活躍,畢竟一個人太孤獨,有時間多回去陪伴家里得老人吧
散心的內心: 同是山東的 我家奶奶說她喜歡呆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自由自在 不想伺候我們家三位公主 所以我這位大公主一個人帶著兩位公主 沒見過這么辛苦的公主
來源|齊魯晚報綜合整理自浙江經視新聞、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