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7月24日訊 7月23日上午,臺風“安比”從臨沂至日照一帶進入山東境內。受其影響,22日至今日凌晨,全省明顯降雨并伴有雷電,平均降水量40~60毫米,其中臨沂、日照、萊蕪、濰坊、淄博、德州、濱州和東營有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之后,臺風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于今晨4點離開山東。“安比”帶來的降雨,今天上午已基本結束。青島、濰坊、日照、臨沂4市不同程度受災,其中日照市災情較為嚴重。
臺風對于山東來說,可謂是一名“稀客”,但正因為不常見,山東與臺風的每次相遇,都足夠“刻骨銘心”。
這名“稀客”來頭不小
“安比”為今年的第10號臺風,英文名為Ampil,名字來源于柬埔寨,意思是羅望子。于22日12時30分前后在上海崇明島沿海登陸,強度為強熱帶風暴(10~11級),是近30年來首個直接登錄上海的臺風。22日上午,“安比”減弱為熱帶低壓(6~7級),從臨沂至日照一帶進入山東,并繼續向偏北方向移動,于24日凌晨從德州至濱州一帶移出我省。
受其影響,從7月22號晚上22點到今天早晨8點,全省17市迎來降雨。青島、濰坊、日照、臨沂等市出現大到暴雨并伴有大風,其中濰坊、日照降雨量超過97毫米,局地降水超過了100毫米,達到了大暴雨級別。最大點雨量出現在日照戶部龍潭溝,達232.5毫米。青島、濰坊、日照、臨沂4市11個縣(市、區)的56個鄉鎮(街道)不同程度受災。
受臺風影響,青島的藍莓、西瓜,濰坊的瓜果,日照、臨沂的黃煙、玉米、花生等經濟作物不同程度受災,日照、臨沂部分地區房屋不同程度受損,樹木被吹倒。截至24日8時統計,全省26萬人受災,1人因災死亡(死亡地點:日照市嵐山區,死亡原因:樹木倒伏砸塌房屋),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3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16萬公頃,其中成災面積1.9萬公頃,絕收面積2737公頃;倒塌房屋105間,嚴重損壞房屋104間,一般損壞房屋583間;直接經濟損失1.16億元,其中農業損失9571萬元。
日照市災情較為嚴重。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并伴有6-7級大風,最大風力8級,平均降雨量142.3毫米。全市農作物不程度受災減產,部分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受損。截至7月24日8時統計,全市21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06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68萬公頃,其中成災面積1.2萬公頃,絕收面積1790公頃;倒塌房屋87間,嚴重損壞房屋96間,一般損壞房屋517間;直接經濟損失7906萬元,其中,農業損失6071萬元,基礎設施損失1070萬元。
在臨沂莒南,部分村莊受災,樹木、一些農作物出現不同程度倒伏。當地積極開展災后生產自救。莒南縣文疃鎮人大主席王興偉說:“全鎮刮倒大樹34000余棵,玉米倒伏14600余畝。災情發生之后,我們全鎮上下也形成合力,發動1000余人次,初步地排除了險情8處,疏通道路阻礙12處。”
歷數那些對山東造成較大影響的臺風
臺風影響山東,主要通過兩種渠道。第一是從山東半島登陸,由于山東緯度較高,如果臺風要登陸,需要從擦著我國東南沿海一路向北。而在這個過程中,臺風越往北強度越弱,有些已經達不到8級熱帶風暴的強度,因此就不再被納入統計。另一種則是通過江蘇等陸路通道進入山東,對山東的影響更大,此次的“安比”,就屬于這種情況。
2017年,第10號臺風“海棠”從冀魯豫交匯處進入了山東,好在由于在內陸轉悠的時間太久,“海棠”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一兩天后,山東就重新晴空萬里。

2012年的第10號熱帶風暴“達維”在連云港登陸后進入山東,在省內肆虐2天后北上遼寧。山東受災人口超過200萬,造成5人死亡。同時,“達維”當年農業造成較大影響。

2005年的“麥莎”至今還能讓北方人民回想起被臺風“支配”的恐懼。當時,“麥莎”在浙江登陸,幾乎是沿著標準正北的路線掃過江蘇、山東,一路來到了北京。由于當時不少地方對臺風的強度預估不足,部分北方城市也沒有相關經驗,“麥莎”造成的損失也非常驚人。臺風對中國大陸共造成3064.2萬人受災,2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177.1億元。僅山東省內,全省受災人口380萬,倒塌房屋2418間,直接經濟損失27.6億元。

山東筑好“防護結界”度過臺風期
今年第10號臺風“安比”來勢雖然洶洶,但在山東省各部門的積極應對和防御部署下,“稀客”目前已被“送”離山東。
22日,山東省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分別在山東省氣象局報送的重要天氣預報《臺風預報》和《每日氣象專報》批示,強調加強臺風“安比”防御工作。
劉家義書記在《臺風預報》上批示要求,嚴加落實各項防御措施。寧可備而不用,絕不能用而無備。要確保人民生產財產安全。龔正省長在《每日氣象專報》上批示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切實把各項防范措施做細做扎實,重點加強預警預報和應急值守,按部署開展好拉網式排查,最大限度消除各類隱患。一旦發生汛情險情,要拉得出、頂得上,迅速開展搶險救災,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山東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發電《關于切實做好第10號臺風“安比”防汛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密切監視,切實做好預報預警工作。氣象、海洋部門要密切監視臺風動向,加強會商研判,對臺風移動路徑、強度變化、影響范圍、持續時間以及海浪、風暴潮增水等做出預測預報,為科學有效防御臺風災害提供科學依據。各級防汛部門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嚴格落實值班責任,及時報送當地重要雨情、水情、工情及各類突發情況。
山東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發電《關于做好第10號臺風“安比”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強化防汛責任落實,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強化轉移避險,強化工程調度,強化山洪災害防御,強化工程安全度汛,強化城市防洪排澇,強化統一指揮和團結協作。
截至22日14時20分,山東省氣象局已參加了全國天氣會商,密切監視臺風路徑變化,擇機啟動預警響應。同時,加強與國土、應急部門會商研判,并召開臺風“安比”新聞通報會,向山東媒體通報臺風最新情況。
22日16時50分,山東省氣象局按照《山東省氣象局重大氣象災害預警防御應急預案》規定,啟動重大氣象災害(臺風)預警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按照規定,山東省氣象局辦公室、應急與減災處、觀測與網絡處、科技與預報處,省氣象臺、氣候中心、氣象信息中心、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氣象科學研究所、氣象服務中心以及臨沂、日照、萊蕪、濰坊、淄博、德州、濱州、東營、青島等市氣象局立即進入Ⅳ級應急響應狀態;其他各市氣象局根據實際情況科學研判,進入相應應急響應級別,切實做好應急響應氣象服務工作。
而在災情發生后,災區各級黨委、政府也立即行動,組織民政、水利、氣象、農業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深入受災鄉村核查災害損失情況,組織群眾開展抗災減災和生產自救,努力降低災害損失。目前,臺風“安比”已移出我省,強降雨過程已基本結束,各項救災工作正有序開展,災區群眾生產生活秩序穩定。
在送走“稀客”臺風后,“老虎”又將再度來襲。在經歷了降水帶來的短暫清涼后,今天,濟南、濟寧、菏澤、棗莊、聊城氣溫達到或超過35℃高溫線,請市民做好防暑降溫準備,迎接暴風雨過后的“熱情”。(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