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記者從宿遷市泗陽縣警方獲悉,近日,該縣公安局在宿遷市公安局的支持下,成功搗毀了一個以發放網絡貸款名義騙取“會員費”的詐騙犯罪團伙,涉案金額達1000余萬元。

  在押解詐騙團伙頭目鄧某的過程中,其竟稱可以把寶馬車和幾百萬現金全部‘奉送’,跪求民警網開一面,結果被民警嚴詞拒絕,讓他老實配合辦案。

  今年2月6日,宿遷市泗陽縣公安局接到居民劉某報警,稱其去年11月底在微信上收到好友申請,稱可以進行免息貸款。因為劉某為銀行失信客戶,無法辦理貸款,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即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某銀信金服APP。后來卻發現綁定銀行卡后不能提現,詢問客服后,其表示要將貸款直接提現,必須是會員才可以。劉某聽聞后,按照其要求繳納5040元會員費,從此對方就杳無音信了。

  接報后,泗陽警方立即立案偵查。經初查,警方發現劉某遭遇的可能是一個專門針對沒法通過銀行等正規渠道進行貸款的失信人員和無固定工作者實施詐騙的團伙。

  通過調查,警方發現四川樂山籍人曾某芯、李某春有重大作案嫌疑。同時,針對資金流向研判分析后,發現有大量資金匯聚至四川樂山籍人鄧某的微信賬戶內,后被其提現并取走。

  通過暗中走訪調查,民警發現鄧某偶爾會前往當地肖壩街道一寫字樓。經深入偵查后發現鄧某出入的是18樓的一家公司,該公司內雖然有不少電腦、電話等物品,但門口沒有懸掛門牌,民警懷疑這就是該團伙的窩點。事不宜遲,專案組決定先行抓捕鄧某。3月9日,鄧某在四川樂山一高速卡口落網。

  當時押解鄧某過程中,其竟稱可以把寶馬車和幾百萬現金全部‘奉送’,跪求民警網開一面,被民警嚴詞拒絕,讓他老實配合辦案。

  據鄧某交代,其為詐騙團伙的“三把手”,并向警方提供了該公司準備于3月12日正式“開工營業”的信息。當天,其公司老板李某、肖某志兩人將在四川成成立三家同類型的詐騙公司。

  獲悉這一線索后,專案組民警立即將情況向局領導匯報,泗陽縣公安局迅速組織30余名警力驅車2000多公里馳援。同時,在當地警方協助下,辦案民警“易容”潛入,對該公司的地理位置、內部構造等進行畫圖作戰,制定最佳抓捕方案。

  3月12日,馳援警力趕到,專案組決定收網。當日凌晨5時許,警方順利抓獲肖某志、李某等四名頭目。當日9時許,樂山抓捕組在涉案公司內將40余名嫌疑人一網打盡,同時扣押了大量作案所用的電腦、銀行卡等物證,查扣寶馬轎車2輛,奧迪轎車1輛,凍結資金200余萬元。

  之后,警方在分析梳理相關證據時,發現還有30余名在逃嫌疑人。4月13日至5月14日期間,專案組民警又3次奔赴四川樂山,抓獲在逃犯罪嫌疑人31名。

  經查,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間,嫌疑人李某、肖某志成立公司,下設業務員、小組長、組長,另外還有60余名業務人員。團伙利用網絡電話、手機及微信軟件等作案工具以無需抵押可幫助他人辦理免息、低息貸款為幌子,引誘被害人下載安裝設置好的“銀信金服”APP軟件,在軟件后臺操控“貸款額度”后(該額度為虛擬額度,無法提現使用),謊稱充值該公司“會員費”即可將“貸款額度”提現使用,騙取被害人轉賬匯款。詐騙過程中,業務員、小組長、組長之間扮演公司前臺、客戶經理、財務部門、資料部門、風控部門、技術部門、成功“貸款”的客戶等角色,相互配合實施詐騙。

  該團伙分工明確,有的負責租用辦公地點、后臺操縱虛假APP,有的負責購買被害人個人信息,還有專門人負責招聘新員工及統計制作工資表、業績表、考勤表、印發“話術表”等,公司化運營,一般不知情的會以為他們就是在寫字樓里上班的白領。

  “由于涉案被害人眾多,多數被害人在被騙之后‘自認倒霉’,沒有及時報案。為了固定相關證據材料,我們在30天內撥打聯系被害人5000余次,成功查找并收到870名被害人有效證據材料,為之后提請批捕提供了完整的證據鏈。”泗陽縣維穩辦副主任、公安局黨委委員、刑警大隊長董培彥說。

  截至今年7月初,涉案的71名嫌疑人經審核后全部被批捕,扣押寶馬、奧迪車3輛,繳獲作案用銀行卡50余張、手機100余部、電腦100余臺,凍結涉案資金300余萬元,涉案被害人多達5000余人,遍布全國30余個省市縣,涉案1000余萬元。已扣押、追繳涉案款項已累計32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