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暖聞|達州老兵去世留百萬遺產,子女將錢全部捐獻設為獎學金

祁曉玲代表祁氏三姐弟和學校正式簽訂協議,在開江中學成立“祁氏獎學金”。祁曉玲代表祁氏三姐弟和學校正式簽訂協議,在開江中學成立“祁氏獎學金”。

  父母上世紀80年代退休,2001年母親重病去世,2018年4月父親去世后,兩老人省吃儉用留下100萬遺產讓三姐弟犯難,怎么處理,分了就用了,而且大家都不缺吃穿,如果不分又拿來做什么?

  因父親身前把教育看得很重,弟弟提議設立獎學金鼓勵學子,三家人一致同意。姐弟三個家庭共有6人曾在開江中學讀書,父母也在開江工作, 6人最后選擇在開中啟動獎學金。通過和開江中學對接,2018年9月11日,“祁氏獎學金”在達州市開江中學掛牌,祁氏三姐弟和開江中學簽訂協議,獎學金100萬作為母本用于投資,每年約5萬元收益獎勵開江中學30名優秀學子。

  昨日,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的祁氏三姐弟表示,父親身前沒有受過正式的教育,但是一直要求子女不斷學習,成為有用之才。現在將這筆遺產用于基礎教育獎學金,既是鼓勵更多家鄉學子努力成才,也是對父母最好的懷念。

  意外

  老兵去世后,留下100萬遺產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開江縣政府單位上班的藍榮華和丈夫祁素昇先后退(離)休,家中三子女已經工作。隨后幾年中,大女兒在四川師范大學任教,二女在重慶工作,小兒子在海南工作,兩老人一直達州市開江縣居住。

  1995年,藍榮華生病,祁素昇和妻子移居成都大女兒祁曉玲家。祁曉玲介紹,租房和父母一起居住,方便照顧病重的母親,“一家人過得比較緊張,壓力也比較大”。祁曉玲介紹,2001年,母親藍榮華因病去世,在整理遺物時,發現母親的銀行卡上有10萬元左右的存款。“加上母親生病報銷的費用,共有10余萬元。”祁曉玲說。

  2018年4月28日,89歲的父親祁素昇在成都因病去世。祁氏三姐弟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銀行卡里有100余萬存款,三姐弟都感到意外。“除了父親去世后的喪葬費用外,剩下有100萬元(包括利息)的遺產。”祁曉玲說。

  弟弟祁亞輝介紹,后來做過了解,是因為父親祁素昇當年是老兵的緣故,他的工資加上各種津貼和補助,“每月近萬元”。“退休剛開始工資并不高,后來老兵的津貼和補助有所增加,而這一百萬元,幾乎都是工資和津貼,一直沒有動過。”

  協議

  還父親的愿

  成立獎學金鼓勵學子

  6月,在安葬好父親祁素昇之后,妹妹和弟弟兩家人到成都祁曉玲家中,商議父親100萬元遺產怎么處置。

  “父母雖然讀書少,但是很重視教育,弟弟祁亞輝提議用遺產成立教育方面的‘基金’,鼓勵和幫助優秀學子成才。”祁曉玲說。祁亞輝的提議,兩個姐姐和姐夫一致認為可行。

  “開江中學是我們的人生的起點。”祁亞輝說。不只是他自己和老婆是開江中學學生,他的兩個姐姐和姐夫也是開江中學學生。祁曉玲介紹,父母在開江工作,自己在開江生活長大,對開江有感情,“開江中學成了首選”。三家人都同意用父親的留下的100萬元遺產在開江中學設立“祁氏獎學金”。

  9月11日,祁曉玲代表祁氏三姐弟和學校正式簽訂協議,在開江中學成立“祁氏獎學金”。祁曉玲介紹,這100萬并不是直接給學校,而是他們三姐弟利用這100萬進行投資,每年拿出收益的5萬元來作為獎學金發給30名優秀學生,獎學金設立一二等獎,一等獎10名,每人3000元獎學金,二等獎20人,每人1000元獎學金。“用這100萬成立獎學金,就是還父親生前的一個愿望。”祁亞輝說。

  回憶

  父親沒上過學

  卻讓子女讀報背書

  在祁氏三姐弟心中,父親是軍人,當兵打仗雷厲風行,要求他們做事要認真負責。

  祁亞輝介紹,父親只在部隊上過識字班,沒有到學校讀過一天書,深感吃了文化方面的虧,所以,在家中對三姐弟要求嚴格,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讀書。

  二女兒祁亞玲介紹,那時候,姐弟三人每天早6點起床煮飯和讀書背書,父親就在旁邊聽。和其他家庭不一樣的是,白天父母上班,晚上回來父親還要檢查作業,“做得好壞不管,先看做完沒有。”

  祁亞輝介紹,在不上學的時候,父親就讓三姐弟讀報。“一篇文章讀完后,還需要讓我總結,總結結束后,妹妹和弟弟再來補充。”祁曉玲說。

  祁曉玲介紹,當時物質匱乏,只要父親能夠找到的文章和書籍,都拿回家讓我們讀。“在不上學期間,他對我們的教育沒有間斷過。”祁曉玲說。

  總結

  打牢基礎教育

  為將來奠定好基石

  1977年恢復高考時,祁曉玲考上大學,第二年弟弟祁亞輝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二女兒祁亞玲也考上中師。

  作為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祁曉玲表示,后來才深知父親對三姐弟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已經為他們在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祁亞輝回憶,小時候家庭困難,上小學的時候參加劇團表演,因為表演比較好,劇團工作人員想讓自己到劇團工作,意味著可以幫家里掙錢拿工資,結果被父親一口拒絕。祁亞輝說,如果沒有父親的堅持、學好基礎知識,后來就不會去深造,也不可能成就今天的自己。

  祁曉玲介紹,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父親祁素昇都給了三姐弟一個好的讀書氛圍,為子女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祁亞輝說:“我們希望父親的這筆錢發揮功效,鼓勵他們奮發圖強,奠定好人生之路的基石,讓開江中學更多的學生走出去,讓開江中學成為他們的人生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