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好像就這樣突然來了,而提到冬天又不得不提一樣東西,那就是經過烘烤 皮薄柔細、香甜面沙的地瓜。

而當你嘗遍各地地瓜后發現,最念念不忘的還是家鄉的那一口。而當你嘗遍各地地瓜后發現,最念念不忘的還是家鄉的那一口。

  每年,從進入深秋開始,走在日照的鄉間,都能看到一種農作物——紅薯,日照人俗稱它為地瓜。

  從小商小販到上了年紀的 大叔大姨們 ,一筐筐的地瓜會分別出現在城市的各個不同角落。于是,路過那些路邊攤的時候,總能聽見大叔大姨們會問:

  “嫚兒,是不要地瓜?“

  ”不要大叔大姨。”

  ”可甜了,回家熬地瓜飯、蒸著吃煮著吃, 都好吃 !”

  。。。。。。

  因此可以發現,就像冬天一定要下雪一樣, 不來上一個烤地瓜, 仿佛這個冬天就不算完整。 香甜軟糯的地瓜流進胃里, 再冷的冬天也有了一絲溫暖。

  經歷過時間的荒野,天然而粗糲的地瓜,除了蝸居在烤箱、烤爐里外,還悄悄爬上餐桌,變成各類美食侵占我們的胃口。現 在地瓜已經悄悄地變成各類美食侵占人們的口胃,烤 地瓜 、炸 地瓜 、涮 地瓜 , 地瓜 干、 地瓜 片、 地瓜 丸, 地瓜 粉絲……其中,最好吃最誘人的莫過于烤 地瓜 了。

  記得童年時冬天下雪的時候,家里會在土灶里烤幾根地瓜,一邊烤著火一邊吃著熱騰騰香噴噴的烤 地瓜 ,帶著炭火的紅光可以溫暖著整個冬天。即使是長大之后,每當路過烤 地瓜 的攤位,依然抵擋不住香味,忍不住買一根,一邊暖手一邊品嘗。

  在寒冷的冬天,城市里的人們走在 下班的 路上, 凌冽的北風讓街上顯得空空蕩蕩,零下的氣溫趕跑了來來往往的人群。 只有噴香的烤地瓜能讓人駐足片刻,跺著腳等待美味了。

  鐵桶中的炭火燒得正旺, 一 個個地瓜倚在壁爐邊, 均勻地受熱著。 硬邦邦的地瓜烤熟需要個把小時,還得把握好火候,不停的翻面。火勢太大,容易烤糊;火 勢 太小,外皮不脆,水分蒸發完,個頭至少減小一半。

  當 焦 黃的表皮逐漸變軟, 亮晶晶的糖汁 慢慢沁出時,醇厚的香氣便從桶中漫出,彌散到四周。而 烤好的地瓜則挪到外面,外焦里嫩,一看便知。

“師傅,這地瓜怎么賣的?”“師傅,這地瓜怎么賣的?”

  “6塊一斤,個個流油,包甜。”

  “拿個大的,不要烤太干的!”

  輕輕剝開外皮,裹著香甜味的熱氣瞬間就將挑剔的胃征服。先揭起一片發干板結的外殼,乘著熱乎勁,吧唧幾大口,再慢慢一點點剝皮,簡單又粗暴的肆意的品嘗著最溫暖的甘甜。

  一個烤地瓜下肚,從頭頂暖到腳心。 熱騰騰的白氣,甜軟的糖心,已是冬日街角溫暖的風景。

  (日照旅發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