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德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對一項目進行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審,原本至少十幾人參加的評審會,現場只有三五個人,其他人員在線參與。

  德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讓原本至少十幾個人參加的評審會,現場只有三五個人參與。青島市李滄區成立專班對整條產業鏈中小企業協同審批確保復工大企業迅速提升產能……疫情發生以來,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又切實保障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山東多地多部門開通多種網上業務辦理渠道,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自助辦、幫辦代辦”的審批服務模式,多措并舉助力疫情防控。

  淄博行政審批服務一天送證上門

  “真沒想到,昨天剛提出需求,一趟都沒跑,今天你們就上門把證送來了,既有態度又有效率。”2月13日,山東華業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負責人拿著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送來的隔離衣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備案憑證,連口稱贊。

  山東華業無紡布有限公司是國內無紡布行業的重點企業,產品主要用作隔離服、醫用口罩、醫用手術衣等的原材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華業準備成立新公司,上馬隔離衣生產線。按程序,企業應先到所在區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再由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辦理隔離衣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備案憑證。2月12日,在電話溝通了解企業要求后,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立即將該事項納入戰“疫”審批綠色通道,實行全程“代辦”,一方面啟動市區聯動程序,聯系周村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為其辦理營業執照,另一方面加派人手,幫助企業填寫相關材料、表格,通過特事特辦和容缺辦理,連夜完成了新公司的備案審批。

  疫情防控期間,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不僅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電話辦”等不見面審批,還將所有市工業重大項目納入綠色通道審批,全部實行“一對一”服務,幫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手續辦理。

  “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需辦理生產資質許可的,實行特事特辦、全程幫辦、容缺辦理,企業只需具備主要生產條件,產品質量檢測合格,先行發放許可證,讓企業盡快投入生產。”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范桂君介紹。

  目前,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已為淄博神威藥業有限公司、淄博興華醫用器材公司等20家企業開辟審批綠色通道,在第一時間完成防控物資生產審批。

  德州線上環評全省首次

  2月17日,一場特殊的評審會在德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一間小會議室進行。來自濟南、德州等地的5名專家和相關的環保部門以及建設、評價、監測單位的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對畫鄉精釀啤酒(平原)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精釀啤酒項目進行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審,原本至少十幾個人參加的評審會,在現場參會的只有三五個人。

  畫鄉精釀啤酒項目是平原縣去年引進的一個重點項目。項目建設必須經過環評審批,可以說,環境影響評價就是項目建設的“敲門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隋力介紹,德州市積極響應省里號召要求,進行“線上會審”,即解決問題,又能最大限度避免相關人員從各地聚集帶來的風險。

  由于相關各方準備充分,環評專家組聽取介紹、觀看視頻,經過討論質詢并提出改進意見后,給出“通過”的最終環評意見。據悉,這是德州市乃至全省首次采取視頻會審的形式,對項目環評進行審批。“本以為得等疫情結束后才能召開評審會,心急如焚。沒想到政府充分考慮到我們企業等不及、拖不起的困難,從上傳資料到連線評審,只用了2個工作日,效率太高了!”畫鄉精釀啤酒(平原)有限公司負責人聞振華說。據了解,德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還將于2月24日再次召開視頻會,對樂陵市強盛日化有限公司5萬噸高效洗滌劑項目進行會審。

  面對當前迫在眉睫的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復產,德州市堅持“聚焦要素解難題”“優化服務促發展”“一企一策”,“靶向”解決復工復產難題。該市主動對接企業用工需求,多渠道滿足企業階段性、結構性用工需要。

  歷城網上審批服務“不斷線”

  “困難時期,歷城審批服務在您身旁”。為方便企業和群眾辦理業務,濟南市歷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以服務企業復產復工為重點,全面推行網上審批“不見面”,服務企業“不斷線”服務舉措。

  2月3日,歷城區政務服務線上客服中心正式啟用,率先在全市建成政務服務客服中心。客服中心專職負責全區政務服務相關的電話咨詢和業務解答,引導企業和群眾通過政務服務網、微審批平臺等網上辦事平臺進行業務申報,承擔了全區政務服務的中樞職責。

  2月11日,在工作人員電話和線上指導下,歷城區前進圖書經營店完成《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申請材料提交。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線上受理后,通過EMS向申請人發出了《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針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生活保障物資等生產經營許可審批,新企業開辦等手續,堅持特事特辦的原則,開通綠色通道,專門針對企業開展幫辦代辦服務,全力滿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2月8日,山東橙信醫療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通過客服中心工作人員幫辦,足不出戶就辦理完成企業變更相關業務。

  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歷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全面開通行政審批業務咨詢電話,目前共接聽咨詢類電話730件。

  李滄協同審批助韓企復工帶動產業鏈

  “青島希晟電子有限公司、青島創得電子有限公司、青島創新佳塑膠制品有限公司三家供應商涉及我司馬自達、三菱、俄羅斯現代等海外客戶,分別合計381種、231種、97種產品,如果給我司斷貨,分別面臨每分鐘6400元、5500元、4800元的索賠。”2月10日傍晚,青島市李滄區發改局收到轄區韓資企業樂星汽車電子(青島)有限公司的求助函:有三家位于即墨區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復工,原料供應不上,企業將承受巨大損失。

  接到求助函,李滄區發改局立即協調青島市工信局、即墨區工信局共同努力,用兩天時間打通了企業上游供應鏈——在接下來的兩天,3家提供配套產品的企業陸續通過復工申請。

  李滄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在調研時發現,為大企業提供配件產品的上下游企業量多、面廣,復工步調不一致,成為急需破解的課題。轄區不少先期開工大企業都遇到同樣的“煩惱”:沒有配套零部件,大企業即使開工也沒有產能。

  對此,李滄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迅速啟動企業服務行動,改變單純按照企業規模大小確定開工時間的方法,為復工大企業列出產業鏈配套企業清單,協調兄弟區市上下游企業盡快開工,對整條產業鏈中小企業協同審批,確保復工大企業迅速提升產能。

  “列出產業鏈配套企業清單,政府迅速幫我們定制化解決了困難,幫我們‘續’上了配套。”樂星汽車電子(青島)有限公司人事總務部處長楊濤對政府的服務舉措稱贊不已。

  (大眾日報記者 張海峰 任立松 劉磊 段婷婷 張曉帆 通訊員 姜興國 張娜 孫瑋 王省昌 宋其鑫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