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于民星

  14-15日,受冷空氣影響,我國北部遭遇近10年強度最強、沙塵暴范圍最廣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

  據省氣象臺預報,預計,15日下午開始,山東將受到沙塵影響,山東省自北向南逐步出現PM10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16日白天,隨著冷空氣繼續向南推進,沙塵影響逐步減弱。

  “沙塵暴的形成需要沙源與風力的傳輸。”據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侯淑梅介紹,本次沙塵暴天氣是蒙古和內蒙古受蒙古氣旋影響,氣溫回升,積冰積雪融化,地表土壤裸露,再加上大風影響,將沙塵卷到空中。緊接著,受冷空氣影響,沙塵趁著西北氣流向東南方向吹動,塵土沉降的過程中,就會在沿途形成沙塵天氣。

  省氣候中心數據顯示,山東常年平均(1981-2010年平均)沙塵日數為1.7天,最多為9天(1952年),2000年以來最多2.5天,出現在2000年。最近一次沙塵暴出現在2005年,最近一次的揚沙天氣是2020年,3月18日,出現時長約為一天,晚上開始到第二天傍晚結束。上一次揚沙天氣則要追溯到2013年,出現了1-2天的揚沙天氣。

  據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孟祥新介紹,近年來,隨著西北地區防風造林、綠化帶建設,山東很少出現沙塵天氣。“上世紀90年代以前,每年沙塵日數都有3-6天,90年代以后沙塵日數不斷減少,基本在1天左右。2006年以后,山東就沒有出現過沙塵暴天氣。”他表示,即使出現揚塵天氣,范圍大都集中在山東的北部和西部,對其他地區影響較小。

  “到14時,冷空氣的前鋒已經移動到了北京、天津、河北一帶,已經進入我省的魯西北地區。”侯淑梅表示,目前我國的西北、華北地區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沙塵天氣。 “受冷空氣影響,預計今天下午到夜間,山東會出現4~5級陣風6~7級的大風天氣。沙塵也會對山東有一定影響,但由于沙塵強度相對較弱,不會出現明顯昏黃、肉眼可見的沙塵天氣,能見度將在1-3公里左右。”

  到15時,魯西北的東營、濱州、德州、聊城等地風力已經在逐步加大。不過,侯淑梅指出,目前山東部分地區的能見度不高并不是沙塵引起的。“今天白天,山東部分地區出現降水,受水汽影響,能見度不高。由于能見度本來就不高,再加上后期沙塵的影響,會造成能見度持續不高。”

  預計,今天下午到夜間,山東部分地區的低能見度現象將會持續。到明天白天,隨著太陽升起,氣溫升高,能見度將會逐步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