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原雪 胡允鵬 通訊員 王娟 張鑫磊 孫鴻波
“我們倡議,面對災難,讓我們行動起來,伸出我們的雙手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這些內容,來自一封近日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的倡議書。倡議書中的女孩一家因為遭遇了一場重大車禍,一死三傷,因無力承擔高額醫藥費,在學校的倡議下,一場爭分奪秒的援助行動,開始在淄博上演,并仍在繼續……

女孩失去妹妹
父母也命懸一線
5月7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壹點幫辦》欄目來到淄博市周村區實驗中學,找到了女孩史欣怡的班主任宋春紅,宋春紅告訴記者,5月2日,史欣怡與妹妹、父母開車從南京返回,在行駛至徐州段的高速路途中時,與一輛運樹苗的貨車相撞,妹妹當場身亡,父母也嚴重受傷,四人隨即被送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搶救,因史欣怡受傷程度較輕,經過治療后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但其父母情況較為嚴重,至今還在重癥監護病房進行搶救。目前,事故情況正在調查中。
“現在在醫院陪護的,是家中幾位年長的老人。”宋春紅說,“孩子爺爺打電話過來時,感覺老人的狀態幾近崩潰,還得強打著精神,守著病房里的兒子和兒媳,生怕再出什么事。欣怡就更不用說了,那么小,就要遭遇這些……”
記者從史欣怡爺爺口中得知,史欣怡的父母尚未脫離危險,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每日至少4萬元的醫藥費,現在成了他們最大的難題。“粗略統計,各項醫藥費加起來,至少還需要30萬元。”史欣怡爺爺告訴記者。
“我們等你回家”
學校開展愛心募捐
就在車禍發生當日,周村區實驗中學得知了該消息,于是,學校緊急召開會議,決定對史欣怡進行救助,由宋春紅親筆寫下倡議書,學校領導和老師們一起發起倡議,為史欣怡一家展開了一場“愛心募捐”行動。

學校為史欣怡組織了“愛心募捐”
倡議書一經發布,全校每位師生都積極捐款,僅用時一天半,便收到了共計8萬余元的善款。“班里很多孩子在倡議書發布之前就知道了這件事,一早便帶著錢找到我,說想把錢送到史欣怡手里,希望他們一家盡快康復。”宋春紅說,“還有些同學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壓歲錢,就是想幫欣怡一把。”
宋春紅掏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當時募捐的場景:同學們拿著自己準備好的錢物,一一上臺捐款,除此之外,他們每個人都為史欣怡錄下了一句話,那就是:“我們等你回家。”
“捐款的事情一經發布,除了在校師生,還有已經畢業的校友,看到消息后也聯系到學校,希望對女孩進行幫助。截至7日下午3點,我們已經收到11萬余元愛心款,并且援助還在繼續。”周村區實驗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路蘭英告訴記者。
除了醫藥費用,讓宋春紅和學校師生們更為擔心的,是史欣怡的心理狀態。“家人說孩子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問妹妹怎么樣了,外婆悲痛之下,只好騙說妹妹回到了周村。”路蘭英說。“接下來,學校將安排心理輔導老師對史欣怡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和治療,學校開會討論之后,也囑咐老師和同學們,一定要盡可能在生活與心理上幫助史欣怡盡快恢復,最大可能減輕孩子在車禍中受到的心理傷害。”路蘭英說,“既然結局無法改變,那孩子受到的創傷,就交給學校撫平吧。”
“愛心接力”上演
且還在繼續
除了學校,社會各方力量也迅速行動起來,一場爭分奪秒的愛心接力開始上演。
5月7日,一張張粉底黑字的倡議書貼在了史欣怡一家所在的絲綢路街道勝利社區的各個樓口,社區的群眾不僅為孩子帶去了善款,還留下了鼓勵的話語。同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大廳柜臺上,一個紅色的捐款箱也擺在了顯眼處,捐款人的姓名密密麻麻鋪滿紙張,還有群眾留下捐款后,便默默地離開了。
“雖然我們素不相識,但一個家庭如果遭遇這樣的變故,無論多少捐款都彌補不了他們受到的傷害,我們只希望盡一點微薄之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一名女士將錢放入捐款箱后,未留姓名便離開了。
此外,絲綢路街道還為其申領了6480元的臨時救助金,并舉行了機關干部集中募捐,短短幾分鐘,便籌到善款5000余元。“截至目前,絲綢路街道共收到善款共計18萬元。”一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