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網山東頻道

  6月28日晚間,晨鳴紙業(000488.SZ)發布關于股東股份質押的公告稱,第一大股東晨鳴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鳴控股”)向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質押股份3400萬股,用于融資。

  △資料來源:《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股東股份質押的公告》(巨潮資訊網)

  而這已不是晨鳴紙業的股份第一次被晨鳴控股質押,資料顯示,截至該公告發布,晨鳴控股累計質押晨鳴紙業股數約為2.57億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31.23%,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8.60%。

  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股份被質押,或意味著控股股東資金鏈緊張,而上市公司可能面臨著以隱蔽手段被“掏空”等風險,值得投資人警惕。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晨鳴紙業的經營表現已出現疲軟態勢,除營收增速緩慢外、凈利潤負增長,其資產負債率已連續4年超過70%紅線,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令人堪憂。

  此外,晨鳴紙業還被指已連續10年未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去年一年時間,晨鳴紙業就發生3起排污超標事件,總計被罰520萬元。由此,其在官網立下的“與自然共生、與綠色共鳴”的“人設”似乎有“不攻自破”之嫌。

  01。負債“當頭”的行業龍頭

  公開資料顯示,晨鳴紙業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山東壽光造紙總廠,同年建立了壽光晨鳴生產基地,1993年進行股份制改造,后分別于1997年、2000年以及2008年發行B股、A股、H股,成為全國首家A、B、H三種股票上市公司,其實控人為山東壽光國資委。

  目前,晨鳴紙業已發展成為一家以制漿、造紙為主導,金融、林業、物流、建材等協同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連續11年榮登《財富》中國500強榜單,成為國內造紙行業龍頭。其中,機制紙業務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去年實現營收267.99億元,占總營收比例為87.19%。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雖然“貴”為行業龍頭,但從公布年報的25家上市紙企來看,晨鳴紙業的發展前景并不被業內人士看好。數據顯示,去年晨鳴紙業實現營收307.37億元,穩坐國內同行業營收的“頭把交椅”,但其扣非凈利潤(11.19億元)僅排名第3,低于太陽紙業(19.23億元)和山鷹國際(14.3億元)。

  凈資產收益率方面,晨鳴紙業更是以5.84%排名第18,比第1名的豪悅護理低了近40個百分點。而凈資產收益率又可稱為股東權益報酬率,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反之越低。這說明,晨鳴紙業回報股東的投資收益并不高。

  投資收益方面的相對低迷也在影響著晨鳴紙業的市值。當前來看,晨鳴紙業目前市值259億元,相比之下,成立于1999年的中順潔柔市值已達到369億元。

  數據顯示,近6年來營收增速保持在20%左右,凈利潤更是保持40%以上的增長速度,凈資產收益率平均高于10%。因此中順潔柔也獲得了市場的高估值,近5年股價漲幅高達5倍。

  反觀晨鳴紙業,其經營業績卻在走下坡路。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晨鳴紙業營收增速分別為-2.02%、5.26%、1.12%。同期,晨鳴紙業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3.41%、-34%、3.35%,連續兩年凈利潤跌幅超33%,盈利能力在波動下滑。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隨著晨鳴紙業的經營“盤子”越鋪越大,營收動力明顯不足。

  一邊是盈利能力下降,另一邊卻是負擔不斷加重的債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晨鳴紙業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1.34%、75.43%、73.11%,已連續4年超過70%紅線。截至2021年一季度,其短期借款332.7億元,長期借款79.1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64.55億元,僅這三項之和就達到476.36億元,同期公司賬上貨幣資金僅179億元,不到一季度負債的二分之一,財務承受較大風險,晨鳴紙業整體經營承受風險能力大幅減弱。

  由此來看,不管是與行業內其他企業相比,還是從自身經營發展趨勢出發,晨鳴紙業的經營狀況都不容樂觀。

  02。不斷被罰的“社會責任企業”

  一直以來,造紙工業都被視為污染行業,其原料制備過程中產生粉塵和抄紙過程中產生的白水中都含有污染物,近年來,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成為趨勢的背景下,紙企改革勢在必行。

  去年,晨鳴紙業發布的年報中就提到:將環保作為“生命工程”來抓。然而,近年來,晨鳴紙業卻屢次因“超標排污”被罰。僅去年1年,晨鳴紙業就出現了3起“超標排污”被罰事件,合計被罰金額達520.3萬元。其中,其子公司江西晨鳴兩起違規分別被罰300萬元和120.3萬元,湛江晨鳴因雨水渠的雨水排放口有超標排放水污染物的情況被罰款100萬元。罰款合計達520.3萬元。

  吊詭的是,同樣在去年,湛江晨鳴還獲得了湛江市政府兩筆環保獎勵資金共計2936萬元,獎勵理由為肯定其在節水減排和氣味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現,表彰其在促進廣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污染防治工作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引人生疑的不止環保獎勵,還有環保榮譽稱號。在年報中,晨鳴紙業提及,公司始終將環保作為“生命工程”來抓,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切實扛起環保主體責任,被授予“2020年度環境社會責任企業”榮譽稱號。

  不過,在2020年年報中,晨鳴紙業未介紹頒發其“2020年度環境社會責任企業”榮譽稱號的具體單位。

  由此來看,晨鳴紙業的環保違法成本極低,其罰款與相關獎勵相比可謂是“九牛一毛”,而晨鳴紙業似乎一直將自己視為“環保標兵”。在此情形下,罰款的警示作用是否仍能否彰顯已成未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晨鳴紙業超標排污的違法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

  2019年年報顯示,南昌市生態環境局對江西晨鳴總排口廢水和無組織排放的廢氣進行了現場采樣,監測報告顯示江西晨鳴廢水懸浮物和臭氣濃度超標,對其總共進行了四次行政處罰,共計罰款130.4萬元。

  2018年年報顯示,5月至6月期間,江西晨鳴因環保處理設施運行不穩定導致廢水排放指標波動;第三方運輸單位污泥處置不規范以及公司廢紙漿與廢木屑處置未登記受到南昌環保局給予五次行政處罰。

  不僅如此,有媒體指出,2008年上市后至2010年,晨鳴紙業連續三年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在A股上市公司中屬于較早發布責任報告的公司,但2011年起至今的10年間,晨鳴紙業再未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總結來看,晨鳴紙業似乎像極了其主營產品“紙”的特性,即“兩面性”明顯,經營方面一邊占據行業龍頭地位,一邊不斷筑高自己的債臺;社會責任方面則“一邊受罰,一邊領賞”。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對于一個企業,尤其是上市企業來說,想要獲得市場和投資者認可,需要的是穩定向好的業績和實實在在的口碑,“故弄玄虛”走不了太遠。

  參考資料:

  [1]晨鳴紙業一年三起“超標排污”被罰520萬子公司邊領罰百萬邊獲環保獎金2936萬,長江商報,2021.4.23;

  [2]晨鳴紙業第一大股東晨鳴控股質押3400萬股用于融資,挖貝網,20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