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因未按期公示年報,山東大型民企魏橋集團頂層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山東魏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魏橋控股”)工商信息顯示,因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其于7月12日被濱州市鄒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魏橋控股為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魏橋集團”)的頂層公司之一,工商資料顯示目前魏橋控股持有魏橋集團31.2%股權,為單一最大股東。魏橋控股共有25名股東,均為自然人,已去世的魏橋創始人張士平為大股東。

7月13日和14日,貝殼財經記者嘗試通過電話與郵件方式聯系魏橋集團以了解魏橋控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事宜,暫未能取得聯系。
憑借長期以來在鋁電和紡織的耕耘,魏橋集團位居中國最大的實體企業和山東最大的企業集團。然而過去幾年間,隨著創始人張士平在2019年逝世,魏橋的發展一度受到關注。
在山東當地,魏橋的企業地位持續下滑。山東省工信廳去年11月公布的2019年度山東省百強企業名單顯示,魏橋集團以2792.81億元的營收位列第四,排在山東能源集團、海爾集團和兗礦集團之后,較2018年度的第二名再次出現排名下滑。此前在2015年度至2017年度的山東百強企業榜單中,魏橋集團曾持續獲得第一。
魏橋集團年初召開的2020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張士平之子、現任魏橋集團董事長張波總結表示,集團2020年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970億元,同比增長6.07%;實現利稅226.7億元,同比增長46.35%。
目前,魏橋集團及其子公司主要從事紡織、染整、服裝、家紡、熱電等產業,據官網介紹共擁有12個生產基地,并控股有一家港股主板上市公司魏橋紡織(2698.HK)。魏橋紡織的年報顯示,其業績近兩年持續下滑,公司表示2019年系受宏觀經濟下行及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影響,2020年則受到疫情影響。
魏橋的電解鋁業務則主要由另一架構下的中國宏橋(1378.HK)及其子公司運營,包括骨干企業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另持有一家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宏創控股(002379.SZ)。中國宏橋由張氏家族通過士平興旺私人信托公司實施控制。
山東魏橋2020年年報顯示,其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81.16億元,同比微增;歸母凈利潤為85.12億元,同比大增93.46%。山東魏橋表示,在年初暴發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中國電解鋁國內需求表現強勁,帶動行業持續去庫存,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工信部發布的2020年鋁行業運行情況顯示,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4月以來,鋁價逐步上漲,2020年12月現貨均價達到16480元/噸,同比上漲15%,創歷史新高;全年現貨均價14193元/噸,同比上漲1.7%。
但在業績向好的同時,山東魏橋控股股東中國宏橋的經營能力與資金狀況受到關注。去年11月,評級機構聯合資信將山東魏橋發行的“16魏橋05”、“19魏橋01”債項評級由AAA下調至AA+。
聯合資信表示,下調“16魏橋05”、“19魏橋01”評級,系關注到這兩只債券的擔保方中國宏橋營業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且債務集中到期,短期償債壓力增大。受中國宏橋融資環境影響,償債資金籌措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中國宏橋對“16魏橋05”和“19魏橋 01”的擔保效力減弱。
山東魏橋則就債券評級下調表示,目前鋁行業景氣度較高,公司經營及財務狀況保持穩健,貨幣資金充裕,公司經營狀況、償債能力未發生顯著不利變化。
雖有波折,但魏橋的發展仍被政府與金融機構等看好。魏橋集團官網新聞顯示,其持續獲得來自全國各地領導的調研參觀。
5月下旬,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魏橋集團宣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信建投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常青表示,在今后的合作中,中信建投將積極為濱州市和魏橋集團在資本市場運作、企業上市融資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貢獻。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宋鈺婷陳莉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