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2日 14:11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魏書光
隨著證監會上周五修改并重新發布了《關于建立金融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規定》,國債期貨上市日期日益迫近,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銀行機構等固定收益部門正在厲兵秣馬,抓緊準備,等待國債期貨的最終上市。中金所相關負責人對此明確表示,“327”事件不會重現。
中金所國債期貨開發小組副組長王瑋說,“當時327國債存量只有1100億,現在國債存量已達1.7萬億,世界排名前五,希望通過操縱現貨逼空期貨的做法實現的可能性很小了。”王瑋是在10日由新浪財經、國泰君安期貨主辦的“國債期貨投資暨國債期貨重啟運行展望高峰論壇”上作出上述表態,他演講的題目是“新推國債期貨與327國債期貨比較”,強調“327”事件不會重演,是中金所在國債期貨宣講中的長期基調。
“對于國債期貨,我們非常感興趣,如果未來政策放開,也會積極參與。”泰康資產董事總經理、固定收益部負責人金志剛指出,保險公司持有債券期限普遍較長,因為壽險資金負債期較長,管理機構面臨利率波動風險更大,需要管理利率風險的工具,而過去管理利率風險的經驗,主要是利用利率互換。從2005年開始,泰康資產就利用利率互換做利率風險管理。但是,利率互換是場外交易,跟國債期貨有很大的差異,國債期貨是標準化合約,可以有更多對沖策略,會更便利。
工商銀行人民幣交易處負責人李謙說,“目前銀行參與的具體模式仍然沒有最后敲定,我們是兩手準備,直接交易會員準備好了,而作為期貨公司的客戶,也在準備,兩手都要抓。”李謙認為,如果有幾家銀行在首批試點參與國債期貨,預計國債期貨套保需求主要將在銀行賬戶。但是受套期會計等因素制約,銀行賬戶不可能大規模做套保,將主要由交易賬戶做。在存量有限,而且對市場規律非常尊重的情況下,交易賬戶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去做套保或者對沖利率風險的操作,還是視國債期貨的價位而定,而不一定是單方向一直做空。
國泰君安證券固定收益證券部總經理羅東原表示,國債期貨將會豐富目前金融機構的盈利模式。一是利用套期保值功能進行利率風險的管理,當認為價格上漲的時候,買入現貨,賣出期貨,進行保值,避免利率上帶來的損失。二是豐富金融機構套利盈利模式,利用期貨和現貨兩種商品之間不合理的價格關系,通過買進和賣出,低估和高估的商品,在未來價格重新回歸合理過程中,獲得差價收益的交易行為。
國泰基金國債ETF基金經理張一格提出,國債ETF及基金專戶等可配合國債期貨推出,現在已經發行的國泰ETF,可以作為現貨來配合國債期貨。利用國債期貨和現貨之間的套利交易、級差交易等策略,來做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產品,這種產品會通過專戶的形式進行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