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訊 (記者臧文濤)近日,市民在小清河沿岸游覽時驚喜地發現,清河文化長廊上多了一處景觀——— 長達百米的瓷刻壁畫《洛神賦》悄然落戶于此,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傳統藝術魅力受到市民好評。記者采訪獲悉,原來,瓷刻壁畫《洛神賦》與泉城廣場護城河邊長30米的玻璃雕刻《鵲華秋色圖》都是濟南一家瓷刻創作室捐建的。這種瓷刻和玻璃雕刻工藝濟南特有、全國首創。“這種瓷刻藝術和玻璃雕刻藝術是我們發明的,在10多年前就申請了專利,毫不謙虛地說,在全國也是獨一家。”在濟南潤卿傳媒廣告公司的瓷刻創作室里,公司總經理張學偉和主要藝術創作者杜松濤對記者說。杜松濤告訴記者,瓷刻其實從宋朝就已經形成,但主要在花瓶、盤子等器皿上進行表現,色彩單一。經過鉆研,他用獨特的藝術手法,將傳統瓷刻的藝術表現形式延伸到平面大型的瓷板上,用前人從未用過的多層浮雕彩繪手法,一幅瓷刻作品需要先在瓷板上描線,再進行雕刻,最后再上色,還要用一種特殊的手法讓顏色附著在不吸墨的瓷板上,并且不能掉色,將傳統的瓷刻藝術形式提升到一個新的藝術境界。
近年來,杜松濤又成功研發了玻璃雕刻藝術,他取名為“玻藝”。“玻藝”難度極高,是在多層玻璃內面雕刻,然后在多個層面上進行著色,使其更具有立體感,也能展現出一種非常獨特的表現效果,再加上內置燈光,呈現出白天和夜晚兩種不同的藝術效果。由于觀賞效果出色,而且可以經久不褪色,瓷刻和玻璃雕刻被張學偉和杜松濤運用到大型壁畫上。近日,百米瓷刻壁畫《洛神賦》又在美麗的清河文化長廊上露面,目前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張學偉表示,他們近期有一個愿望,想雕刻一幅大型的《富春山居圖》捐贈給杭州,作為濟南人民送給杭州人民的一份厚禮,加深兩座城市的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