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去年下半年,由于原奶供應緊張等原因,牛奶價格大幅上漲。但是,自春節過后,生鮮乳的收購價格卻持續走低,奶農直呼不掙錢,產一斤牛奶賺的利潤還不到2毛錢。
一斤生鮮奶賺不到2毛錢
鮮奶收購價每公斤跌至3.5元,奶農直呼不掙錢
□記者 魯強
生活日報10月8日訊 去年下半年,由于原奶供應緊張等原因,牛奶價格大幅上漲。但是,自春節過后,生鮮乳的收購價格卻持續走低,奶農直呼不掙錢,產一斤牛奶賺的利潤還不到2毛錢。
鮮奶收購價今年一路跌
“去年,價格最高時一公斤鮮奶收購價能夠達到五六元,現在收購價格一般都是3元多。”佳寶乳業一位負責人說,其實現在的價格還是比較合理的,“企業和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場等都簽了合同,收購價格都已經用合同的方式固定了下來,10%的價格波動其實是在合理范圍內的。”
在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街道冷水溝村奶牛小區內,這里的收購價格已經跌到每公斤3.5元,“今年以來原奶收購價格是一直在下跌,年初的時候是3.9元,后來跌到了3.8元,再跌到3.7元,9月的時候干脆一下子跌了2毛錢,直接到了3.5元。”養殖戶劉先生說,按照這個價格來說,不賠錢就是好的了,產量少的養殖戶肯定是賠了。
飼料價格不降反升
生鮮乳收購價走低,但是飼料等價格卻沒有下降反而有所上漲,所以奶農的利潤空間也被不斷壓縮。
“一斤鮮奶能掙2毛錢就不錯了,一個養殖場100多頭牛,一個月還掙不到5000塊錢。”冷水溝村奶牛小區養殖戶李先生說。
“這個月飼料價格又漲了50元,上個月還是每噸2880元,現在就漲到了2930元;進口的苜蓿牧草每噸3400元,國產牧草每噸2000元;干草每噸1300元;帶棒子的全株玉米價格相比去年也漲了5分錢,今年一噸就是3400元,比去年漲了1000元。”李先生算了一下,像他們這樣的小養殖場,一公斤奶的成本價差不多就得3元多,算下來賣牛奶根本掙不著錢。
進口奶粉沖擊奶價
目前整個山東乃至全國的原奶收購價格都在走低,山東省奶業協會會長張志民分析,奶價持續走低的直接原因是受進口奶粉的沖擊。
“今年1-6月,我國進口奶粉出現超量進口局面,進口數量達68萬噸,同比增長75%。”張志民說,這樣一來,生鮮乳的價格自然也就下跌了。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近些年來,乳品消費呈現一種低迷狀態,居民的乳品消費需求量小了,導致乳企奶企加工量也減少、對生鮮乳的消化能力降低,“消費需求降低才是根本制約奶業發展的原因。”
張志民說,現在這種原料奶收購價格持續走低,也暴露出了奶農與奶企之間的關系失衡問題。張志民呼吁,生鮮乳應仿效生豬,盡快建立價格協調機制,由利益相關方協商確定原料奶交易參考價格,同時明確乳品質量仲裁檢測機構,切實保護奶農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