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5月6日電(記者葉婧)對馬鈴薯種植戶田偉來說,今年他不必再為一天一變、忽上忽下的馬鈴薯收購價格而提心吊膽了,因為他給自己種的225畝露地馬鈴薯買上了目標價格保險。

  記者5日在山東省滕州市姜屯鎮見到田偉時,他正在地里忙著給馬鈴薯澆水。臨近立夏,滕州午后的氣溫接近30℃,田偉身上的衣服汗濕了一大片。“自打立春種下它們,天天都來地里照看著,等的就是上市時能買個好價錢。”田偉說。

  滕州是連續多年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最大的二季作馬鈴薯產區,農業生產條件好,馬鈴薯保持全國單產最高記錄,被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田偉地里的露地馬鈴薯,因成本較低、操作較為簡便而受到種植戶歡迎。

  但每年6月中下旬,由于露地馬鈴薯大規模成熟、上市帶來的價格波動,以及受年景影響的價格差異,一直讓像田偉這樣的馬鈴薯種植戶坐立不安。“打開秤那天開始,一天一個價錢的變,有時候兩個相鄰的村,收購價都不一樣。要是挖出來的一天沒賣完,隔了夜,價格就更低了。”田偉告訴記者,去年馬鈴薯價格不景氣,上市期間平均收購價僅為1.10元/公斤,他平均一畝地虧了2700多元。

  與田偉的經歷相似,滕州市大塢鎮馬鈴薯種植戶劉恒濤種植了近1000畝露地馬鈴薯,當記者請他預估一下今年的種植收入時,劉恒濤只是搖著頭嘟囔“說不準,說不準”。

  與往年不同的是,田偉和劉恒濤都不必擔心今年馬鈴薯收購價格過低會讓自己“血本無歸”了。山東省滕州市物價局局長孔凡臣告訴記者,為增強農民抵御市場價格風險的能力,滕州市今年開展了馬鈴薯目標價格保險試點,露地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0畝以上的種植戶和種植基地均可參保。據統計,滕州市露地馬鈴薯種植總面積為5萬畝,預計參保面積將達4萬畝,約占露地馬鈴薯種植總面積的80%。

  “根據前三年滕州馬鈴薯平均收購價格情況,我們把今年的目標價格定在1.7元/公斤。”孔凡臣說,在春季露地馬鈴薯集中上市的6月10日到6月30日期間,市場實際平均收購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則投保的種植戶將能獲得最高800元/畝的保險金。

  根據滕州市物價局公布的實施方案,馬鈴薯目標價格保險試點的保險費為64元/畝,其中由政府補貼80%、種植戶自擔20%,即財政補助51.2元/畝、農戶承擔12.8元/畝。“我們還在全市各鎮街設置了40個馬鈴薯價格監測點,確保準確全面了解全市馬鈴薯價格行情,提高價格監測質量。”滕州市物價局價格管理室工作人員唐浩說。

  在劉恒濤看來,今年開始啟動的馬鈴薯價格保險是一顆“定心丸”。像他這樣的種植大戶,雖然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規模經營,但是風險也是小、散戶的幾倍,價格波動時,劉恒濤不僅種植收益受損,更擔心來年土地流轉的租金從哪兒來。“現在好了,種植戶只用了幾個土豆的錢,就換來一份安心,即使價格不景氣,我們也有了一些喘息的空間。”劉恒濤說。

  據中國保監會統計,我國農業保險經營創新不斷加強,已在20個省市啟動主要口糧作物、生豬和蔬菜目標價格保險試點。唐浩告訴記者,與以往一些農產品價格保險旨在保障供應、穩定銷售價格不同,滕州正在試行的目標價格保險是以給農民托底、保障民生為目標的。

  據了解,自4月27日馬鈴薯目標價格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僅一周多的時間,滕州露地馬鈴薯參保面積已達1萬余畝。“這幾天附近村里的種植戶都上我這兒來打聽價格保險的事兒,我打算幫著他們弄好了,就一塊兒把保險合同交走。”田偉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