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低谷,眾多企業樹立做大做強目標,主動出擊,使出結構轉型、自主創新、掛大聯強等各路“法寶”,實現逆境奮起。
前不久,蓬萊建筑行業“龍頭”蓬建建工集團,完成了“轉戰”南北方市場的戰略布局:多個以商貿、旅游為主的域外投資項目,相繼在黑龍江、江蘇、遼寧、安徽等省市開工,總面積超過200萬平米。從單純住宅開發向旅游地產進軍,由本土發展到國內市場擴張,并且提出了“五年內產值百億”的發展目標,蓬建集團正經歷著一場由大變強、逆境中崛起的深刻嬗變。對此,公司董事長梁平表示:“產值百億不是夢,關鍵是敢于做大做強的勇氣和決心!”
像蓬建這樣,在逆境中向百億級邁進的企業不在少數。面對實體經濟處于低谷的發展困境,蓬萊引導民營企業主動出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使出結構轉型、自主創新、掛大聯強等各種“招數”,打造“百億級”企業方陣。“越是在困難時期,出現的機遇也就越多,要善于搶抓機遇,實現在逆境中奮起!”該市主要負責人表示。
逆境中邁向“百億級”,需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在產業轉型和經營結構上大膽求變。多年來一直做著房地產經營生意的蓬萊金宇置業,毅然“改行”種起葡萄,建起了國內首個中式唐風酒莊,致力于發展葡萄酒文化旅游,目前已形成了涵蓋優質釀酒葡萄苗木種植、葡萄酒文化傳播、葡萄酒主題休閑旅游等產業集群。瞄準新興服務業、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蓬萊出臺10多項鼓勵政策,在產業研究、項目引進、人才培養、市場培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放寬民企準入門檻,引導企業轉變經營結構,拓展發展空間。像金宇置業一樣,匯洋集團由單一的水產品加工瞄向國內市場,發展起大型商超連鎖,并從制造散貨船轉向高端特種船型……民和牧業、康愛特維迅等50多家企業,相繼進軍新材料、新能源等競爭力強、發展前景好產業領域,在轉型中實現華麗轉身。
加快自主創新,鍛造發展利器。位于蓬萊經濟開發區的巨濤重工生產區內,一個龐然大物矗立在碼頭岸邊,它是經過自主研發為中海油氣田項目量身定制的導管架,垂直高度205米,重達2.3萬噸,是國內第二大導管架。也正源于自主創新,巨濤重工在大型海工裝備制造關鍵工藝上不斷實現突破,去年實現產值、利稅雙翻番。從加工制造向研發創造,從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蓬萊利用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獎勵激勵等一系列政策,為企業植入創新理念,鼓勵建立國家級、省級研發機構,深化產學研合作,并設立獎勵基金給予扶持。目前,全市八成以上企業建立了自主研發機構,完成技術改造投入25億元。今年還將投入32億元實施17個工業類項目和36個技改項目。一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70多億元,占民營經濟比重超過70%。
邁向“百億級”,還需要掛靠聯合,借“船”出海。立足裝備制造、旅游、葡萄與葡萄酒等傳統優勢產業,該市對具有成長性企業進行統一論證、包裝、推介,并按照行業類別,主動與國際大財團、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及高等院校開展嫁接合作,借助大集團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優勢,進行重組擴張,實現項目規模、效益最大化,成長為產業巨頭。蓬萊黃金公司與包頭北奔重卡合作后,年生產整車5萬輛,實現銷售收入近百億元,一躍成為省內三大重卡生產基地之一;蓬建建工集團與日本YP公司、法國波馬索道聯手,使鋼結構走出國門,與國際品牌搶市場;蔚陽集團與北京工業大學“聯姻”,將新型金屬帶銹防銹漆的技術成果轉化為自己的拳頭產品,未來年產值將超過80億元。 通訊員 張紹賢 高林 駱功信 宋鈺 記者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