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日晚上9時許,市民孫女士在華嚴支路散步時被一條流浪狗咬傷腳踝,這已經是一周內第二次被這只狗咬傷,面對近2000元的治療費,孫女士十分郁悶。據了解,街頭的流浪狗大多是被主人棄養的,那么,棄養一條狗轉嫁給社會的成本究竟有多高?記者就此采訪了公安、環衛、志愿者和寵物醫院等各方,聽聽他們為救助流浪狗而付出的高額開支。
被同一條流浪狗咬傷兩次
“昨晚上9點左右,在華嚴支路附近,一位中年女子被流浪狗咬傷了左腳踝,這位女士一周內被同一條流浪狗咬傷兩次。”7日早上8時許,市民白先生撥打本報熱線反映了此事。“周一我就被這條狗咬了一次,沒想到周六晚上出門散步又碰到了。”孫女士郁悶地說,第一次被咬傷時,流浪狗下口并不重,左腿腳踝只是劃破了點皮,她趕緊去打了狂犬疫苗。
然而,6日晚上9時許,當孫女士散步再次經過華嚴支路時,通過明亮的路燈光線,她一眼就看到了上一次咬傷她的這條流浪狗,孫女士轉身就想跑,沒想到剛跑幾步,流浪狗就撲了上來,再次咬傷了她左腳腳踝,然而這一次,孫女士腳踝上被劃破三四厘米長的傷口。當晚孫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趕緊來到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打了狂犬免疫球蛋白,“一支免疫球蛋白就花了上千元錢,打狂犬疫苗也得300元,前前后后差不多需要兩千元,真倒霉!”孫女士情緒低落地說,第一次被這條流浪狗咬傷后,她就撥打110報了警,然而期間并沒有見人來抓,6日晚孫女士又一次報警,“希望這次反映后,能有人來把流浪狗抓走。”孫女士說。
流浪狗路口會合占路休息
“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霸氣的流浪狗,幾條狗跑到路中間斑馬線上會合后,直接趴下一動不動了,就跟要攔路收費一樣,所有車都得讓著它們。”徐女士笑著說。6日一大早,家住西鎮的徐女士跑步經過寧武關路時,前面出現兩條慢跑的流浪狗,當兩條流浪狗跑到寧武關路和居庸關路路口時,又出現另外一只黃色的流浪狗。三條狗會合后,都停了下來,原地趴下,一動不動。徐女士告訴記者,她停下腳步站在路口觀察,此時先后有好幾輛車經過路口,盡管車輛駛到狗狗跟前,狗狗也只是扭頭看了一下,然后繼續趴在原地不動。“有的司機直接從狗狗身邊繞了過去,本來要右轉彎的,結果只能繼續往前行駛,從下一個路口轉彎了。”徐女士稱,三條流浪狗在路口斑馬線上休息了五六分鐘后,才緩慢起身,然后一同跑開了。這附近游客眾多,“攔路狗”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萬一傷了游客,這可如何是好?”
>>>探訪
棄養一條狗,轉嫁了多少成本
民警安置一條流浪狗最少一百元
市民不規范養狗,甚至棄養一條狗,轉嫁給社會的成本究竟有多高?為此,記者進行了探訪。和流浪狗以及大型犬、禁養犬接觸最多的部門,莫過于警方。經常抓流浪狗的民警稱,為了抓一條流浪狗,他們經常需要去好幾趟,即便如此成功率也不高。而抓到后,民警一般都會先給流浪狗進行檢查和免疫,再送往平度的流浪狗收容基地。“開車往返一趟,就得200多元。再加上前期給流浪狗做檢查免疫的費用,安置一條流浪狗的費用一百元錢是打不住的。”這名民警無奈地說,市區的流浪狗多達幾十萬條,僅靠民警來抓捕,根本無法解決這一問題。“說到底,流浪狗不能靠抓,得靠提高養狗市民的素質,不能輕易拋棄家養寵物狗。”民警稱。
環衛清掃狗糞甚至要動用水車
“又踩著狗屎了,真掃興。”這樣的一幕不時出現在街頭,那么清理一堆狗糞又需要多少成本?或許有人會說“鏟起來倒進垃圾箱就行了”,大部分時間或許應該是這樣,然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清理一堆狗糞甚至要動用水車才行。市北環衛二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夏天溫度高,狗糞散發出的異味也特別重,經過人踩或者車輪子碾軋 ,會在路面上留下一道長長的痕跡,很不容易清理,“環衛工人甚至動用水車,對路邊不斷進行沖刷,這樣才能將痕跡清理干凈。”
志愿者湊錢救助還欠醫院上萬元
對此,志愿者楊為媛也有發言權,“很多流浪狗被我們救助的時候已經受傷、生病很嚴重了。”楊為媛稱,救起狗狗后,她們會帶著狗狗到寵物醫院,給狗狗清洗、治療、接種疫苗、做絕育手術等。“現在平均一個月我們就救助十幾條流浪狗,因為大家都是湊錢救助 ,還欠寵物醫院上萬元的治療費。”楊為媛稱,救助一條流浪狗,至少要花一百多元。目前,這些熱心的志愿者湊錢在嶗山張村租下一塊場地,救助的流浪狗都送到那里,“但是我們的能力很有限,維持這幾十條狗狗的日常需要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了。”經常參與救助流浪狗的青島市寶發寵物醫院院長郭寶發告訴記者,目前他們一個月平均救助十條流浪狗,“救助一條傷病很重的流浪狗,成本上千元錢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