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7月13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在前期對濟南多家進口食品店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許多進口食品店經營的食品存在著無中文標簽甚至仿冒的現象(濟南多家進口食品店無合法手續 被查后竟幾天內補齊)。伴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發現,即便相同的商品價格會有大的詫異,原來是假洋鬼子進村沒安好心。市場上假貨充斥,雖然稍微便宜一點,但是這假冒偽劣商品的質量難以保證,安全就難讓人信任。在調查過程中,記者還發現了更加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沒有中文標簽 進口食品過期了還賣
在調查過程記者發現,許多年輕女士都在忙著選購各種進口食品。但是對于進口食品沒有中文標識,以及商品的產地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相關信息,卻都忽略掉了,甚至有的連店主自己也搞不清楚。
在濟南市山師東路上一家名為好滋味的進口食品店里,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了一款泰國進口的鮮牛奶。
在交談中,店員稱自己不懂相應標識,但是商品確實沒有任何問題。隨后記者以10元錢的價格購買了兩盒這種泰國牛奶。仔細觀察后我們發現,牛奶名為子母奶巧克力味牛奶飲料,越南進口。包裝上顯示生產日期2012年12月28日,過期日期2013年5月28日,顯然這兩盒牛奶已經過期。
記者再次來到濟南市山師東路好滋味食品連鎖店,店長稱店員工作疏忽導致過期的商品還在出售。但是對于記者按照法律規定的賠償要求卻一口否決。
山師東路好滋味店長:“以前我們也經歷過,電視曝光什么的,我們也不怕,你不用跟我說,我頂多賠給你三倍,不要跟我講法律,我是法盲。行你就拿錢把貨退了,不行就這么拖著吧!”
業內人士爆料 中文標簽必不可少
這樣一個看起來還算比較正規的進口食品超市竟然把已經過期的食品仍然放在貨架上進行銷售,當顧客提出疑問的時候,不僅沒有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還企圖蒙混過關把過期食品賣給消費者,這真的令人難以接受。業內人士爆料,進口食品要經過很長的一段過程,所以消費者在選購進口食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中文標簽。
李先生是濟南市歷城區一家進口食品網店的負責人,從事進口食品銷售已經多年。據李先生介紹,出售和購買進口食品,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食品包裝上的中文標簽,這一點非常重要。
“中文標識,因為進口食品一般沒有中國文字,所以消費者對保質期,生產日期食用方法,保存方法都存有疑問,國家有要求必須貼中文標識。”
說著李先生帶著記者來到了他的進口食品倉庫。記者看到,貨架上擺放著密密麻麻的進口食品。雖然品種非常多,但是每一樣擺放的都很有條理,在每件商品的出售最小包裝上也都粘貼著信息詳細的中文標簽。
“比如說這個和情的焦糖餅干,他的中文標識上,就會告訴消費者,它的生產日期,外國一般都有保質期讀的方法,它是年月日還是日月年,中文標識上會體現,消費者可以根據這個讀生產日期條碼,這個就是12年12月17日生產,到14年1月6日結束,保質期范圍。”
據李先生介紹,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必須標明食品的種類名稱及各種相關信息,尤其是中文標簽上對進口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相關說明,更是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為了保證進口食品來源正規,除了要有中文標簽,進口食品經銷者還要對自己的供貨商有相當的了解。
濟南歷城樂透社食品商行總經理李偉:“我們進貨呢,一般都要求代理商出示授權證明,三證,也就是說食品流通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
另外,為了方便對進口食品進行追溯,經營進口食品除了要具備進出口檢驗檢疫局頒發的衛生證書和相應的報關手續。
濟南歷城樂透社食品商行總經理李偉:“每批貨,跟著這批貨一起來的就要有衛檢證書,還有報關單,衛檢證書和報關單要對的起來,所以每次來貨我們都要看它的生產日期和衛檢證書報關單是不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