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南調
引到3條河流補充東部地下水
明年5月份,南水北調東線濟南工程主體將全線竣工,屆時,長江水將成為第二大客水資源,常供濟南市,每年可引用的總量為1億立方米,基本解決市區東部水資源短缺和河道景觀用水問題。
長江水如何解決東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其中一項內容便是通過進入濟南的河道進行補源。
據介紹,南水北調的水通過一條新建河流進入濟南,這條河流很多區域距離小清河很近,河道和小清河平行。將來,市政部門會利用這條新建河流的一個涵洞,開鑿渠道從中調取長江水。該工程將會沿著鳳凰路鋪設調水管線,把長江水調入韓倉河、巨野河、劉公河三條河流中。
鳳凰路輸水管線及泵站工程,總投資約5億元。該工程建設單位正在與道路建設設計單位、高新區等單位對接管線設計有關情況,同時與濟南市水利局、南水北調局協調補源管線與南水北調輸水管線接口位置,計劃2013年配合道路建設工程完成鳳凰路沿線管線建設任務。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還計劃2014-2015年在巨野河、韓倉河和劉公河三條河上各建一座滲漏水庫。據了解,整個地表水轉換地下水工程區域跨度較大,工程量大,全部建設完工預計要到2015年。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節水保泉,東部的一些地下水井并沒有啟用,東部水源短缺,東部飲用水多是從西部的鵲華水廠長距離調水。通過該工程,省城東部的地下水補給量就有了保證,東部沒有啟用的地下水設施就會重新啟用。也就可以不用再進行從西部長距離調水了。
黃河水側滲
黃河旁打深井取水 目前已有8井眼
與黃河水南調同步,沿黃抽水試驗及側滲水利用工程也在試驗階段。事實上,黃河河床本身也具備滲漏功能,兩側的稻田里常年有水。目前設想為在滲水區以外,打350-400米的深井取用地下水。
據介紹,在德國飲用水基本都是河道側滲的地下水。濟南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鄭州也在取用黃河側滲水。
“取水需要在不對黃河與周邊環境產生大影響的基礎上。”濟南市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因此,正在進行實驗。據介紹,黃河側滲打井在東西兩個方位均有,打井之后將結合周邊的地下水廠,進行處理供水。
目前,黃抽水試驗及側滲水利用工程已形成探采結合井8眼,由水文、地質等多方面的專家全方位監測。“預計今年年底取得階段性成果,得到初步結論。”
據了解,目前開工建設的西關水源地工程,便是取用黃河側滲水,將利用濟西二期現有供水管道向市區輸送優質水源,初期規劃建設日供水量達5萬立方米,預計今年10月份完工,正式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