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梁開文
李先生(化姓)是富翔天地小區居民,沒交物業費,他被物業公司起訴到法院。李先生說,不交物業費是有原因的,物業得先把公共場所收益的賬算清楚。記者暗訪了解到,單是廣告費,富翔天地小區每年收益就超10萬元。物業負責人說,錢都用在了公共區域維修上面。
不單是物業費這么簡單
“我覺得物業是惡人先告狀,還沒把我們關心的問題解決完呢,就先把我們告到法院了。”大約一周前,住在富翔天地小區的李先生收到一份快遞,里面是一張法院傳票,起訴人正是小區的物業公司。
記者了解到,與李先生一起成為“被告”的小區居民還有不少。“多數是因為沒交物業費,可這是有原因的。”李先生已經住進富翔天地小區好多年,以前都是按時交錢,直到他發現小區里出現的廣告越來越多。
李先生說,他發現小區里宣傳欄、燈箱上和電梯里幾乎全被廣告侵占,他質疑這些錢都進了物業的腰包,導致業主間接產生了損失。“我們買房包括公攤面積,現在樓道、電梯里貼上廣告了,收益按道理講應該是業主的。”李先生說。
針對廣告費的數目和利用情況,李先生曾要求物業公司公開,但是卻一直沒得到正面答復。后來,李先生以拒絕交物業費表示抗議,沒想到收到了法院傳票。“不單是物業費這么簡單,背后其實是對我們自己利益的保護。”李先生說。
小區各種廣告隨處可見
富翔天地小區位于花園路中段,記者探訪發現,李先生投訴該小區廣告無處不在的情況確實屬實。18日上午,記者剛從南門進入小區,就看到東側有一個電子滾動屏幕,內容顯示正在招商。
記者走到小區東門,發現附近有一個相同的機器,上面已經有不少廣告。電子屏幕頂端有滾動的文字,除了天氣情況是服務信息外,其他顯示的全是廣告。
小區道路兩側有不少燈箱,燈箱上面有郭德綱等明星代言的飲料廣告,高處路燈上也安上了廣告。隔不多遠,物業在道路上安放了一些宣傳欄,廣告也把宣傳欄占領了,醫院、輔導班等廣告信息隨處可見。李先生說,根據《物權法》規定,這些資源歸全體業主所有。
富翔天地小區二期是高層住宅,電梯里有房產、白酒、汽車等廣告,電梯門上也貼上了廣告,電梯門關上就能看到完整信息。
廣告經營模式分成兩種
富翔天地小區里廣告越來越多,不少居民有疑問,廣告到底是通過什么模式經營的,是否和物業有聯系?根據小區南門電子屏幕上的信息,記者以客戶的身份進行了了解。
據介紹,富翔天地小區共有兩塊電子屏幕,歸中上傳媒濟南分公司管理。負責小區廣告招商的工作人員說,他們與物業公司合作,可以獨立承接打算在小區做廣告的客戶。
該工作人員介紹說,占用小區的地方,肯定得給物業交錢,目前該公司在濟南幾十個小區有業務,廣告的費用與面積大小和投放多少有關。
隨后,記者聯系了小區物業公司的負責人崔先生。對方介紹說,在小區做廣告有兩種方式,客戶除了可以與廣告公司簽訂業務,也可以與物業直接合作,雙方簽訂正式合同,好處是費用低,廣告內容不受公司的約束。
公共場所年收益超10萬
還是以客戶的身份,記者詢問了崔先生與物業簽訂合同所需的廣告費用。崔先生說,小區大約分為電梯廣告、平面廣告和滾動廣告三種,廣告投放的位置、數量、時間不同,具體價錢也不同。
崔先生說,富翔天地小區有33棟樓,高層建筑共有22部電梯可以投放廣告,每年每部電梯需要1000元。放在宣傳欄、燈箱上的平面廣告每塊每年2000元,小區里有10個地方可用。滾動廣告小區里有四五個,每年每塊廣告2000元。
記者了解到,電梯里三面可以放廣告,針對市民關心的廣告收益,記者粗略算了一下,每年收益近十萬。再加上電梯門上、單元通道里的廣告,富翔天地小區公共場所的收益超過十萬元。
至于這筆費用的利用情況,崔先生介紹說是用于公共區域的維修。對物業負責人的這個答案,李先生并不滿意,他說每家每戶都交了物業費,而且小區維修估計用不了這么多錢。
請說說您的看法
身邊的廣告越來越多,相信廣大讀者都能感同身受。對不喜歡的廣告,我們可以視而不見,但是假如廣告與我們的利益息息相關,我們就不能坐而不管。
根據《物權法》規定,小區公共場所歸全體業主所有,產生的收益也有業主的一份,但是物業對這部分收入卻往往秘而不宣。
您身邊有沒有類似的廣告,您對此有什么看法?歡迎撥打96709與我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