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7月23日訊(記者 賀瑩瑩 見習記者 陳蘭蘭) 近日,記者了解到,德州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約為33.38平方米,然而在群租比較集中的地方,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在8—10平方米左右。而在學校周邊的群租房里,人均面積則更小,有的一套不到130平米的房子甚至被分隔成了10間隔間用來出租。
22日,記者在肖何莊的一居民樓里看到,一套不到130平米的房子被分隔成了10間,除去剩下的3間,其余的7間已經租出去了,價格200元—400元不等,除去走廊的面積,每個房間的面積大約在7、8平方米左右,每個房間都有一張雙人床,房間大部分出租給了德州學院的考研學生。在學府家園,房子分成隔間的現象很是普遍,一套不到100平米的房子被分成了6間,加上廁所、衛生間,每間房子也就10平米左右,水電費自付。“我住在客廳隔間里,沒有窗戶,一個月120元的房租讓我決定繼續租住下去,選擇群租,就是因為成本問題,現在收入低,有個能休息的地方湊合著過吧。”考研學生劉妍說。
據了解,群租者一般都不會跟房東簽訂合同,群租的人群也主要集中于考研和上補習班的學生。記者在出租房里走了一圈也沒有發現消防栓,由于原本住房插座太少,而需求過多,群租房出現了電線亂搭私接,安全隱患居多。“有個住的地方就行了,這里價格便宜,安全不安全的還沒有考慮,自己會注意的。”在德州學院考研生小張說。
據了解,德州目前并沒有制定出租屋人均居住面積的相關規定。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戶政科王科長介紹,為了便于保障財產安全,租房人員一定要與房東簽訂購房合同,在公安系統備案。由于出租和群租的人員流動性較大,所以一定要有安全防范意識,注意財產安全,其次由于出租房屋內人員較多,比較擁擠,用電用氣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