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俺娘在馬路邊曬了一天,就賣了 10個瓜。”村民韓銳利無奈地說。到了西瓜銷售的旺季,一地的西瓜賣不出去,讓平度云山鎮(zhèn)河岔村的很多瓜農(nóng)發(fā)愁,作為遠近聞名的“西瓜村”,他們種植的大田瓜遭遇“滯銷”。為了減少損失,不少瓜農(nóng)只好跑到馬路邊“擺攤設點”,但銷售同樣不盡如人意,村民韓銳利和82歲的老母親在太陽下曬了一天只賣了 10個瓜。7月24日上午,本報記者在田間地頭聽到瓜農(nóng)無奈的聲音:不搶收就會腐爛,搶收后又賣不出去白費勁。
賣一個是一個,總比爛了好
平度云山鎮(zhèn)河岔村的瓜農(nóng)韓銳利家的瓜田就緊靠著從云山鎮(zhèn)駛往古峴鎮(zhèn)的一條省道。7月24日一早,韓銳利就從地里摘了幾十個瓜運到了馬路邊上擺攤賣,“過往的車是不少 ,而且瓜也便宜 ,可停車買瓜的沒幾個。”韓銳利說,他跟82歲的老母親輪流看攤子,一上午幾乎沒賣出瓜,下午的時候他說,一天也就賣了 10個瓜。
“說實話,現(xiàn)在人工費都那么高,在這賣一天瓜真不如到外面打一天工劃算。”韓銳利說,自從自家的瓜熟了之后,他幾乎天天在這里擺攤,“順利的話能賣100多塊錢,不順利可能也就賣幾十塊錢。”韓銳利說。
“我種的這個品種雖然個頭不大,但特別甜。”見到有過路人停車后,韓銳利立即拿出刀子把旁邊一個西瓜打開讓對方先嘗嘗,“我都是挑最好的拿過來賣,賣一個是一個,總比爛在地里好。”韓銳利說。
據(jù)韓銳利介紹,其實他也想放棄了 ,不想再收這季瓜了 ,“82歲的老母親不同意。”韓銳利說,老母親一輩子生活很節(jié)儉,她不舍得把辛辛苦苦種植的西瓜撂了,堅持要自己到路邊擺攤來賣,“老人每天頂著烈日很辛苦,雖然最后也賣不掉幾個,但我不放心還得陪著。”韓銳利說。
“我現(xiàn)在要求不高,而且只要有來買的,我?guī)缀醵枷却蜷_一個讓人家嘗嘗,就怕糟蹋了東西,爛在地里。”韓銳利說。
瓜裂了一地,當垃圾扔掉
辛辛苦苦種植的西瓜賣不出去,面對這個難題的不僅僅是韓銳利一個瓜農(nóng)。“西瓜都熟透了,我們家種植的西瓜也賣不掉,急死人了 。”7月24日上午 ,記者來到平度云山鎮(zhèn)河岔村村口,見到記者后,眾多瓜農(nóng)便開始訴說心中的無奈。
據(jù)村民們介紹,河岔村是遠近聞名的“西瓜村”,全村300多戶居民八成都種植西瓜,眼下正是西瓜集中上市的季節(jié),可他們這里的西瓜銷售遭遇困難,沒有人前來收購西瓜。
據(jù)村民韓先生介紹,他家種植的2畝西瓜一個也沒有賣出去,由于近日連降大雨,不少西瓜爛在地里,現(xiàn)在他心急如焚。
雖然告別了連日的陰雨天氣,見到久違的陽光,但村民的臉上卻很難看到笑容。記者來到村民韓守師的瓜地里,遠遠望去成片的西瓜長勢喜人,一個個又圓又大的西瓜“躺”在地里,但記者走近后卻發(fā)現(xiàn)不少西瓜已經(jīng)開裂,由于天氣炎熱又遭水泡,不少西瓜開始腐爛,現(xiàn)場彌漫著一股臭味。腐爛的西瓜只能當成垃圾扔到附近的深溝和荒地里。
“今年的雨水太多了,搶收的瓜也就能放個七八天 ,一直不放晴,賣不出去,放也放壞了。”村民韓先生告訴記者,半個月前,他們這里就開始下大雨,當時大部分村民的西瓜都沒有來得及收獲,村民原本以為大雨很快就會停止,沒有想到接下來幾天雨越下越大,持續(xù)的大雨造成西瓜地積水,西瓜藤死亡難以供上養(yǎng)分,造成西瓜腐爛。“真是倒霉 ,這幾年都沒有遇到持續(xù)的大雨。”村民韓守師搖著頭說。
搶收不搶收,一樣砸手里
“往年的時候前來收購西瓜的商販排著隊,今年一個來收瓜的都沒有,守著一地的西瓜卻賣不出去,真發(fā)愁。”韓先生說,他們村種植西瓜已經(jīng)有20多年了 ,在當?shù)匦∮忻麣猓赀沒有上市就有商販前來打聽價格,現(xiàn)在他們這茬西瓜全部進入了成熟期,可村頭卻看不到前來收購西瓜的車輛,他們聯(lián)系了往年的收購商,但這些收購商表示今年西瓜價錢低銷售不好,他們“無利可圖”,擔心有風險就不敢出手。
由于西瓜賣不出去,很多瓜農(nóng)索性將西瓜撂在了地里。在瓜農(nóng)韓守連的瓜地里,記者看到,部分瓜秧已經(jīng)被直接拔掉,原來看瓜的臨時房也只剩下個空架子,一個個大西瓜直接散落在地里,這些西瓜中有的已經(jīng)明顯腐爛,而有的還完好,“反正賣不出去,你即便收回家也是爛。”韓守連無奈地說,他準備等天稍微涼爽的時候就把瓜秧全部拔掉,重新種植別的作物。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有很多瓜農(nóng)都選擇了韓守連的做法,“真不值得再去摘了 ,摘了也賣不出去,還得搭上人工錢。”種瓜的韓女士說。
瓜農(nóng)韓守師種植的西瓜個大,而且還特別甜,“讓西瓜直接爛在地里我不甘心,所以在上場雨之前我把部分長得好的瓜收起來放在家里儲存著。”
隨后,記者在韓守師的家里看到,一個偏房里堆積著大量西瓜,“你看這些西瓜長得多好,個個都有十幾斤重,要是以前,客戶們肯定會搶著要。”韓守師說著撿起一個大西瓜后抱了起來,可他心里卻始終高興不起來,他說,他曾開車拉著西瓜到附近的集市上賣,“可也賣不掉幾個,再這么放下去,恐怕也要爛掉了 。”
“雨水多,不收瓜肯定就全爛掉了,而收了又賣不出最后也是爛掉,收不收都會砸在手里,這可咋辦啊!”韓守師說。
算賬
賣得好也就是剛能保本
“拉了一車西瓜,賣了不到一半。”記者在現(xiàn)場采訪的時候 ,剛從附近的古峴鎮(zhèn)大集上賣瓜回來的韓先生告訴記者,由于銷售困難,無奈之下他只好跑到隔壁的古峴鎮(zhèn)上賣瓜,他和妻子從凌晨4點去趕集,雖然西瓜的價格比往年便宜 ,但西瓜仍然很少有人問津,他只好賠錢賤賣西瓜,即使如此,在大集上待了 6個小時西瓜也沒有賣完,除去油錢外幾乎不賺錢。
“西瓜幾乎天天降價 。”韓先生感慨地說,今年西瓜長勢不錯,總體來說算是豐收年,往年的時候西瓜都能賣到一塊錢一斤,但今年從半個月前下雨開始,西瓜的售價就一路走低,現(xiàn)在能賣到5角錢一斤就算不錯了,他們家西瓜銷售情況在村里算好的,按照目前的價錢計算,8畝地的西瓜勉強能收回成本。
“這茬西瓜馬上就要下市了,今年的收成完了 ,再賣不出去,今年連成本也收不回。”村民韓女士告訴記者,她家種植了 3畝西瓜,現(xiàn)在西瓜大部分沒有賣出去,種瓜非常麻煩,除了種子、化肥、地膜外還需要人工,請一個人每天少說也需要100元。現(xiàn)在大部分西瓜都爛在地里,這樣算下來最后不但掙不到錢,還有可能會賠錢。
“瓜賣不上價錢,給孩子蓋新房也沒有指望了。”村民韓先生告訴記者,種植西瓜是當?shù)刂饕慕?jīng)濟收入,今年西瓜大豐收,他原本估計種植的西瓜少說也能賣到4萬元,他盤算著正好能攢夠錢給將要結(jié)婚的兒子蓋個新房,現(xiàn)在西瓜賣不出去,兒子的婚房也泡湯了 ,“辛苦半年卻賺不到錢,心里很不是滋味。”韓先生說。
探因
今年這茬瓜沒趕上“好時候”
云山鎮(zhèn)河岔村因種植西瓜多,被當?shù)厝朔Q為“西瓜村”,“今年是普遍賣不出去,確實傷透了瓜農(nóng)的心。”采訪中,韓守師說。
“今年可以說天時地利都不占,西瓜賣不出去也是在預料之中的。”韓守師說,近半個月來就沒怎么見到過晴天 ,一直是連陰雨,“下雨天氣相對要涼爽,能有幾個吃瓜的,所以就沒有市場。”韓守師分析說,市場上銷售不動,甚至還可能會賠錢,就導致沒有客戶愿意來收瓜,“沒有客戶來,我們地里的瓜肯定就沒人要。”韓守師說,有的瓜農(nóng)自己將瓜拉到附近的市場銷售,“可這周邊的市場很小,況且周邊種瓜的又多,市場早就已經(jīng)飽和了。”韓守師說。
據(jù)韓守師介紹,除了天氣之外,本地西瓜集中上市也是西瓜不好賣的一個原因,“我們種植的大田西瓜基本都在6月到8月間集中上市,這段時間不光平度、即墨、萊西等地種植的西瓜上市,周邊昌邑、昌樂等種瓜比較密集的地方的西瓜也大量上市。”韓守師說,除了這些地方外,東北瓜也在不斷進入市場,“市場就那么大,況且因為天氣原因造成市場需求減少 ,所以西瓜滯銷也在情理之中了。”韓守師說。
除此之外,村民認為,交通不便也是引起西瓜滯銷的一個原因,“平度很多地段的省道、國道都在修路,道路不好走,運輸成本就要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客戶不愿再跑來收瓜。”韓銳利說。
文/圖 記者 劉鑫 徐新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