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阿阿膠被一張驢皮弄得黔驢技窮 掛出缺貨牌
在杭州一家醫藥零售企業當財務的小夏,最近悄悄地囤阿膠,因為她聽說阿膠要漲價。“自己留了1公斤,別的都是幫長輩、親戚、同學代購的,總共有五六公斤吧。”小夏說,她們辦公室同事這兩天都在幫親戚買阿膠。
7月13日,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000423.SZ)發出一紙公告,上調阿膠出廠價25%,零售價作相應調整。小夏所在的公司也接到了這份傳真。
這已經不是東阿阿膠第一次漲價,2006年5月至今,東阿阿膠已累計漲價13次,出廠價從500元/公斤飆漲至1500元/公斤。
阿膠漲價,是原料端的驢皮供不應求的緣故。既然有利可圖,為何從上市公司到民間資本對養驢這一產業始終提不起興趣。驢全身都是寶,從驢皮到驢肉到驢奶都是好東西,照理說應該備受資本青睞才對。為此,本報記者到山東東阿縣一探究竟。
驢少了 阿膠廠卻越來越多
山東東阿縣位于魯西,隸屬于聊城市,與濟南平陰縣接壤。東阿出產阿膠已有2500多年歷史,在民間有“阿膠之都”的美稱。
“阿膠提價主要還是驢皮漲瘋了。”東阿阿膠證券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初干驢皮價格還在每公斤80元左右徘徊,現在已經漲到每公斤170元。
不僅價格漲了,關鍵是收不到料。“以前成語說‘黔驢技窮’,說驢沒有招數了,現在我們這些買驢的也‘黔驢技窮’了。”負責東阿阿膠采購驢皮的一位資深員工告訴記者,華北地區較大的牲畜交易點張家口張北牲畜交易市場,5年前,每天上市的毛驢有600多頭,現在每天上市毛驢只有一兩百頭。
無棣縣是山東省的養驢大縣,養驢最多的時候達到1.8萬頭,而目前全縣養殖驢的數量只有2500~3000頭。
據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毛驢存欄量在600萬頭左右,每年出欄量按1/3計算,應在200萬頭左右,即便加上目前少量進口的驢皮,驢皮緊缺也已成定局。歷史數據顯示,1997年至2008年期間,國內毛驢的存欄量已經從952.8萬頭降至673.1萬頭,存欄量每年下降2.6%左右。
驢皮是阿膠的基礎原料,每3公斤驢皮約可熬制1公斤阿膠,一張驢皮晾干后約為5公斤。以此推算,加上進口的驢皮,每年可供應的干驢皮原料不過1萬多噸,理論上講,當年全部驢皮用來熬制阿膠總產量也不過3000~4000噸左右,而東阿阿膠的阿膠塊年產量一直在2000噸上下。
驢皮供應量短期上不去,收購價格不斷走高,很多“外來者”介入阿膠產業,更讓驢皮價格直線飆升。
與東阿阿膠僅隔一條黃河,位于濟南平陰縣的福膠集團宣布了最新的擴產計劃,福膠集團將投資10億元啟動4000噸阿膠擴產項目,同時還將再次投資10億元啟動福膠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可年生產阿膠制劑6000噸。
另外,同仁堂、佛慈制藥、太極集團、康恩貝等上市公司也加入了阿膠戰團。
驢皮供應不上 干脆到國外進口驢皮
驢皮緊缺已成定局,既然早知這個局面,東阿阿膠公司為何不先下手,建立自己的原料供應基地,也就是建大規模的毛驢養殖基地呢?
雖然東阿阿膠連同山東福膠等阿膠公司紛紛砸資上億建立養驢基地,驢皮市場仍供不應求。養驢看似毛利率不錯,為什么阿膠企業不往上游延伸去養驢呢?
“養驢需要場地,還要人力、物力投下去,現在看來經濟效益不高。”山東天龍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廠長黃興林告訴記者,盡管養驢看起來毛利不錯,一頭一年能賺1500元左右,但如果算上人工和各種成本還是不賺錢。
他給記者算了一下,他們雇用的當地村民,每人每個月工資2700元,喂17頭驢,280頭驢需要17個工人,工資每人每年要3.24萬,加上福利要接近3.5萬元,17個工人就是近60萬元。加上飼料費、水電費和土地使用費,一年的費用要超過百萬。而280頭驢按照現在每斤13元收購價,產生的效益一年大概42萬元左右,生的小驢能賣幾十萬,加上副產品,還是要倒虧幾十萬元。
“農民自己養驢,是不算人工工資的,在自家院子里養,不需要場地費用,飼料也都是地里的莊家,省下的全是利潤。”黃興林說,之前也有阿膠企業嘗試自己養驢,結果賠得一塌糊涂。
山東天龍牧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東阿阿膠的子公司,為了控制驢皮資源,他們在全國建驢20多個養驢基地,還從埃塞俄比亞、埃及、秘魯等進口驢皮。
“別人看國際新聞,出現巴西、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等國,都是看熱鬧,我是看驢,驢皮缺啊。”東阿當地一家小型阿膠廠的采購人員說。
驢皮價格翻番
養殖戶等來了好日子
根據招商證券的研究報告,驢皮自去年5月份以來,漲幅驚人,濕皮每公斤從17元漲到44元,上漲幅度近159%。
漲價如此迅速,阿膠廠為什么還是收不到驢皮呢?60多歲的王道榮是東阿銅城街道的養驢大戶,他跟11戶農民成立了東阿天龍富民養驢專業合作社,一共養驢60多頭驢。他自己養了32頭驢,明年會增加20多頭小驢。
“養了4年驢,差點搞得傾家蕩產。”王道榮的養驢廠里,一進門就是“一頭驢是個小銀行”幾個字,他說,前幾年虧了15萬元,差點挺不下去。
2009年,王道榮開始養驢,一開始沒經驗,養了兩年,3000多一頭進的驢,只賣了2800元,沒賺反而虧了。
王道榮算了一下,現在小驢的價格約4000元/頭,成長周期在2.5年~3年,每頭驢一天的成本在6元左右,好的品種每天能長1斤肉。兩年前,每斤驢的收購價是8元,現在是13元,漲了近1倍。一頭驢一年能長300多斤,每年增值約4000元,扣除成本,每頭驢每年能賺1400~1500元。
“現在建筑工地,小工的日工資都要150元了,一個月就是4000多,誰愿意干這養驢的活。”王道榮說,村里大多數60歲以下的成年人都外出打工,一個月的收入比養一頭驢的年收入還多,“就算有人收,也沒人養啊。”
東阿阿膠出廠價 提價20%
盡管在銷售淡季,但阿膠可能提價的消息很快在零售市場引起反應。“我們這里只賣東阿阿膠,這兩天過來問的顧客很多,過兩天說不定就要提價了呢。”在體育場路上的華東醫藥大藥房,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接到了廠家的提價通知,只是柜臺還沒有提價。
記者看到該柜臺上擺了東阿阿膠的幾種產品,有紙包裝阿膠片、黑鐵盒阿膠片、阿膠補血糖漿、阿膠顆粒等。其中,250克紙包裝阿膠片標價為498元,250克的鐵盒包裝阿膠片賣445元。阿膠補血糖漿、阿膠顆粒也要50元以上。
記者走訪了幾家藥房,多數已經接到了廠家要漲價的通知,只是暫時尚未實行。“現在的標價再漲至少20%,按照這個價格,1斤東阿阿膠估計要漲到1000元了吧。別的阿膠也會跟著漲。”一家藥店的導購說,估計即將到來的國慶禮品旺季會助推這波漲價潮。
網店的反應更加迅速,淘寶網一家“北京德生堂大藥房”上個月的鐵盒裝東阿阿膠500g促銷價599元,昨天直接報出一口價875元,10天不到漲了46%。250克東阿阿膠報價從299元直接漲到了445元,漲幅也達到了48.9%。
有些賣東阿阿膠的網店則直接掛出了“缺貨”牌。一位店掌柜直言,他預計零售價還會漲,所以暫不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