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秦聰聰
實習生 張雨佳
“花了七千元錢,舊疤痕沒去成,倒添了新疤。”近日,市民夏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在省城經四緯二路口附近一家名為“欣奕除疤”的機構做祛疤治療,沒想到舊疤沒有消失,反而添了幾道新疤。對此,店方表示,并非治療沒有效果,夏女士長出的那不是新疤,而是發炎所致的二次增生。
消費者:
花7000元祛疤未見起色
8月2日,記者見到了市民夏女士。她穿著短袖的衣服,左胳膊上有幾塊很明顯的疤痕。夏女士告訴記者,這是20年前高壓鍋燙傷的。
去年6月份開始,夏女士慕名來到家附近的一家“欣奕除疤”開始進行祛疤治療。夏女士說,對方最初說除疤藥品要1200元,開始治療后,對方又說還需要交1200元的治療費用,之后每隔一段時間還要購買新藥。為了以后讓胳膊上的疤痕盡早消失,夏女士還是欣然交了錢。從去年6月到9月,夏女士治療了3個多月,也曾帶著藥品回家涂抹。
夏女士說,由于前兩個月除疤效果不好,她想停止治療,但是,對方稱有更有效的治療方法,那就是交1000元錢做“液體撫平”。“做完后,不但原來的傷疤沒有消退,胳膊上還留下了三個豆大的紅色新疤。”夏女士很氣憤,邊說邊將傷疤指給記者看。
“前前后后花了近七千元,一點效果都沒看出來。”隨后,夏女士向記者出示了一沓定額發票,上面蓋有“濟南市中嘉言堂皮膚護理中心”的印章,以及三瓶沒有用完的藥品。“你看,這藥品包裝上連藥品成分、生產地址、日期以及批號都沒標,我可不敢用了。”夏女士表示,她不會再去店里治療,只希望對方能夠退還自己七千元的治療費。
欣奕除疤:
此前承諾免費治療仨月
隨后,記者來到位于經四緯二路口附近的欣奕除疤大觀園店。
在其門口的藥品陳列柜上,記者看到了諸多標注為“衛妝準字”的欣奕除疤產品。據了解,“衛妝準字”是由省級衛生部門批準的化妝品的衛生許可證,那么,夏女士使用的那些祛疤“藥品”到底屬于藥物還是化妝品?對此,工作人員劉梅(化名)表示,是二者相結合。
劉梅表示,夏女士沒有進行持續治療,雖然治療時間前后有3個月,但其真正治療次數只有36次,并沒有達到持續治療周期,所以效果不會太明顯。“怎么可能一點效果都沒有,傷疤比治療前平整了,很多地方顏色也淺了,只差紋理修復和表皮的修復。”隨后,她向記者出示了夏女士的治療記錄檔案,上面標記有夏女士治療前后傷疤的對比照片以及每次治療所用藥品和醫囑。不過,由于對比圖片的拍攝角度、亮度不同,并不能作出有無效果的判斷。
對于治療后出現的新疤,劉梅說,那是由于發炎引起的“二次增生”。“去年八月我們打電話請夏女士來做撫平,并且囑咐她回家后注意飲食,而且一星期內到店配合器械進行消炎,但她沒有堅持每天都來,所以消炎治療沒有做好。”
針對夏女士的退款要求,劉梅告訴記者,此前店長曾承諾可以為夏女士提供三個月的免費治療,但現在由于店長有事外出,她們暫時不能給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