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雪巖
自7月份以來,棗莊市平均降雨437.5毫米,較歷年同期平均值偏多22.9%,頻繁暴風雨給當地農業帶來嚴重影響。根據棗莊市農業局8月7日統計的農情數據,進入汛期以來,受暴風雨天氣影響,棗莊近25萬畝各類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造成經濟損失達3141萬元。
一畝六分地淹了一大半
6日,本報記者接到熱線,薛城區陶莊鎮顧女士的婆婆家有一畝六分地淹了一大半,地雖然不多,但今年這一季幾乎是白忙活了。
“俺昨天剛給婆家的地割完草。”顧女士告訴記者,連續的大暴雨又加上毒毒的太陽,她婆家的地被水淹過后長滿了草。每次下過暴雨后,三分之二的地都積滿了水,水滲下去沒兩天,接著又被淹,而且有的地方積水遲遲滲不下去,就像泥塘一樣。
“地雖然不大,俺婆婆和她閨女兩人的生活主要靠這地。”顧女士無奈地說,人家沒淹的地,現在都開始結果了,她婆家的地除了那幾分沒淹的以外,其他的基本上沒啥希望了。
7日,記者從棗莊市防汛辦了解到,今年降雨明顯比歷年偏多,根據從1月1日到當前降雨量的統計,截至目前,棗莊市平均降雨量已達到629毫米,比歷年偏多25.5%。另外,根據水文局監測,7月份以來,棗莊市強對流天氣偏多,暴風雨頻繁,全市平均降雨437.5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多22.9%。
“我們今天匯總統計的數據來看,目前,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近25萬畝,其中玉米受災面積23.01萬畝,蔬菜受災面積0.76萬畝。”棗莊市農業局種植科工作人員介紹,頻繁暴風雨造成部分地塊內澇和倒伏嚴重,針對受災現狀,棗莊各級農業系統已采取排水、核損等應急措施,目前市里還沒有出臺新的補助政策,但大多數農民購買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負擔。
七成玉米參保可獲賠
記者從棗莊市農業局了解到,近幾年來,自然災害頻發,除了澇災,還有旱災、凍害、病蟲害等等,給農業帶來不小影響。“棗莊農作物種植面積在全省來說是比較大的,可以說是農業城市,為了減輕災害帶來的影響,從2007年開始試點推行政策性農業保險,目前已在全市覆蓋。”農業局種植科工作人員介紹,參與保險的農作物主要為小麥和玉米,當前受災影響比較嚴重的是玉米,目前種植面積70%多的玉米已經參與投保,受到損失的農戶就可以獲得相應的保險補貼。
“由于受災程度不同,農民購買保險后獲得相應的補償也不同,承保公司與農民都有合同的。”棗莊市農業局種植科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玉米保險保費標準為10元/畝,保險金額為300元/畝。保費補貼比例為:保費的20%由農戶自擔,剩余的80%由各級財政負擔,即農民每畝地只掏2元錢,就可以享受最高300元的理賠金額。
“今年年初,市財政已經撥付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小麥和玉米農業保險。”棗莊市財政局相關科室工作人員說,目前針對農作物受暴風雨侵害影響,還沒有接到新的補助政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