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8月28日訊(記者 單俊楠) 27日,山東省教育廳對引發社會關注的山東學校布局新規進行了專門解讀,省教育廳要求學校設置要合理,方便學生入學,重點抓好新建居民區配套學校建設,避免出現學區覆蓋真空地帶。
省教育廳指出,山東各地今后布局學校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學校設置要合理,方便學生入學,重點抓好新建居民區配套學校建設,避免出現學區覆蓋真空地帶;二是學校撤并要謹慎,凡是多數學生家長反對或聽證會多數代表反對的,學校撤并后學生入學困難的,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并入學校住宿和就餐條件不能滿足需要的,以及撤并后將造成學校超大規模或大班額問題突出的,均不得強行撤并現有學校或教學點。
義務教育學校設置堅持以下原則:在城市規劃區內,每1~1.5萬人口設立1所完全小學,每3~5萬人口設立1所初級中學;農村每個鄉鎮應至少設置1所初中,5萬人口以上的鄉鎮可設置2所初級中學 ,并保持學校規模適宜。
為了應對城鎮化帶來的挑戰,新規將從四方面著手:一是科學制定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保障學校布局與學齡人口規模變化和居住分布相適應;二是將學校建設納入城鎮建設開發的總體規劃,在城鎮改造過程中優先保證學校建設用地,通過多種方式籌措城鎮學校建設資金;三是突出教育行政部門在義務教育學校布局中的協調作用,新建居民小區配套學校建設施行教育行政部門前置審核制度,要求建設單位及時將建好的校舍場地和相關資料移交給教育行政部門等。
山東還將建立學校班額通報制度,對各縣(市、區)義務教育學校的班額特別是大班額情況進行檢測,定期向社會公布各地學校班額情況,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