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是“中國城市無車日”。8點早高峰,在經十路的山大路至山師東路段,東西雙向車堵為患,在路口變為綠燈的情況下也無法一次通過(左圖),與平日該路段早高峰時并無兩樣(右圖)。 記者謝永亮 攝
時報9月22日訊 (記者徐敏)9月22日是第七個“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當日,記者在濟南街頭采訪發現,不少市民對“無車日”缺乏認識,少有市民積極響應活動倡議。根據交警部門統計的部分路口車流量數據顯示,22日市區車流量與平日相比并沒有明顯變化。
“中國城市無車日”是哪一天,市民對“無車日”有怎樣的認識?記者走上濟南街頭調查發現,多數市民對“無車日”缺乏認識。在一家公司上班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不知道還有“中國城市無車日”這個活動,由于工作關系她平時每天都開車上班,有時遭遇堵車時,一小段的路程能走半個小時。即使如此,張女士仍未放棄開車出行。
22日一早,來來往往的市區主干道車水馬龍,又是一個交通繁忙的早高峰,與平時一樣,很多路口也出現了常規堵車現象。記者采訪獲悉,由于今年相關部門沒有采取禁行措施,再加上是節后上班第一天,市區內車流量與平日相比沒有很大變化,早高峰仍然擁堵,平峰時期相對平緩。
相關鏈接
濟南汽車日排二氧化碳萬余噸需一萬多公頃森林才能吸收
車管所民警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輛車一年行駛1.5萬公里為例,有個碳排放計算量公式: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公升數乘以2.7。按照這個公式,一輛車每百公里油耗8公升來計算,一輛車每年的油耗量是1200公升,年排放二氧化碳3.24噸。如果以全市現有汽車115萬輛計算,濟南市汽車一年二氧化碳排放是373萬噸,平均每天1萬噸還多。一般來說,一公頃闊葉林一天可以消耗一噸的二氧化碳,照此粗略計算,濟南每天汽車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一萬多公頃的森林才能吸收。 (記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