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暴跌農民總吃虧 生姜種植面積縮減
其實早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我們財經頻道就關注到了生姜產業,當時的毒生姜事件把生姜產業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當時我們記者在實地探訪時,姜的價格只有3-4毛錢,也有的賣到一毛錢,大批的生姜無人問津。每年五月中旬,是生姜種植的季節,這個時候也是陳姜集中上市的時候,五月末毒生姜事件剛剛平息,短短幾天時間生姜價格迅速漲到一塊多,進入六月份以后更是一路高漲,市場強烈的需求使生姜價格迅速膨脹。
在安丘周邊的農村走了一圈,發現目前農民種植的絕大部分是玉米(2344, 6.00, 0.26%)、大蔥、土豆等作物,生姜的種植面積其實并不大。據了解,由于前些年生姜價格始終在低位徘徊,同時種植成本較高,一畝地的成本在7000元,遠高于玉米、小麥、大蔥等農作物,因此很多農民在種植生姜上都吃了大虧,再加上近兩年山東每逢雨季降水量大,生姜極易腐爛,因此近幾年安丘的生姜種植面積一直是在萎縮的。
山東省安丘市農業局局長黨委書記 于慶滿稱,受價格影響,生姜種植面積減少,我們(安丘)估計減少20%,我們就全濰坊和全國情況看普遍下降
雖然種植面積在下降,但近幾年安丘的生姜深加工能力卻在迅速提升。統計顯示近五六年,安丘從事生姜加工的企業從原先的十幾家發展到了目前的100多家,加工手段也從最初的洗泥、去皮,發展到現在的保鮮、脫水、速凍、腌漬一條龍,產品遠銷日本、美國、歐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加工的快速發展
無疑增加了市場需求,過去市場低迷時沒有影響,今年需求旺盛,則勢必會加劇供需矛盾。為此,姜農和業內人士預測,即使今年新姜上市后價格也很難有所下降。
山東省安丘市農業局局長、黨委書記 于慶滿稱,今年我們安丘種植的面積大約在16萬畝,產量在90至100萬噸,去年收獲價格是6-7毛,今年按2塊計算,每畝地就能夠增收2000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