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上午,榮成市石島區的黃海造船廠熱鬧非凡,經青島金城漁業有限公司委托,兩艘青島遠洋漁船——“魯膠南遠漁177號”和“魯膠南遠漁178號”經過9個月的研發制造,將于當天首航,目的地是阿根廷、秘魯等南美國家,這次遠航主要以捕撈魷魚、秋刀魚為主。
這次遠航的兩艘漁船可不簡單,達到了國際同類漁船的先進水平,抗風和穩定性符合國際遠洋航區的要求,是島城出臺《關于加快遠洋漁業發展的意見》以來建成的首批遠洋漁船之一。每艘總噸位1800噸,船長77.8米,航速14節。別看兩艘船設備先進,每艘建造時間僅9個月,正常情況下,建造這樣一艘漁船需要1年半。
“一艘船就是一個小社會。”“魯膠南遠漁177號”船長趙先生介紹,出海后將在海上航行兩年,船上除了捕撈工具,吃、住、娛樂設施一應俱全。走進駕駛室,高科技設備,雷達、自動舵 、衛星通訊設備映入眼簾,這里是整艘船的“大腦”。在漁船尾部,記者見到了船上的“后勤部”,趙船長說,船上光大米和白面就各有12噸,還有其他一些速凍蔬菜和速食品,至少能供船員們吃20個月。
在駕駛室和船艙之間有一條走廊,兩側是船員日常生活的地方、房間、會議室、廚房、餐廳一應俱全,每個宿舍都配有電視機和影碟機。趙船長說:“平時船員最主要的娛樂就是看碟片。”
“這次首航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大西洋,阿根廷、秘魯附近海域,因為那里有大量的魷魚。”說起捕魚,出海30多年的趙船長經驗豐富,“其實說釣魷魚比較準確,到達指定水域后,我們會把船兩側的燈全部打開,因為魷魚有趨光性,這樣下鉤就比較容易了,多的時候一年能釣1000噸,少的也有500噸”。
每當釣魷魚時,也是船上最熱鬧的時候,所有人齊上陣,連廚師都一試身手。趙船長說:“曾經有一次,我們在秘魯釣上了一條 200多斤的大魷魚,長度相當于一個成年人的身高,不過味道不好,一般用于制作化妝品。”
據了解,近年來,青島市將發展遠洋漁業作為促進藍色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市海洋與漁業局積極扶持漁船建造,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冊遠洋漁業公司18家,正在作業的遠洋漁船29艘,已批在建遠洋漁船19艘。 文/圖 見習記者 喬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