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28日訊(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丁峰 崔文一 臨沂臺 馬強 王斌)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太陽能鍋爐的推廣利用給工業能源結構帶來變革,今天,臨沂市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實現了天然氣“鎮鎮通”,給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便利。
每年入冬前,沂水縣高橋鎮村民王英太就會提前儲備一批越冬煤。今年家里通了天然氣,讓他做飯告別了煙熏火燎。
隨著臨沂市天然氣“鎮鎮通”工程今天全面竣工,這一重點民生工程將惠及全市157個鄉鎮18萬戶村民。
臨沂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張衛強介紹,籌措了25.8億元,建設了5287公里的高、中、低管網,搭建了覆蓋全市的天然氣網絡,也為將來村村通的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天然氣管網的延展,使長期受條件制約的農村供暖問題也得到全面改觀。依托遍布城鄉的天然氣管網,臨沂市大力推廣“太陽能+天然氣壁掛爐”供暖方式,蘭山區圣元社區村民苗傳兆一家將天然氣壁掛爐、太陽能和地暖管道三者相通,太陽能與天然氣壁掛爐內熱水進行智能互補,冬季一個月連做飯加取暖,花費才500多元。
目前,臨沂市實現農村社區供熱面積累計已達46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