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濟南市規劃局正式公布9月份啟動的濟南市綜合交通調查的調查結果。根據調查結果,目前,濟南市居民的工作日出行方式中,自行車(含電動車)、步行、公交仍占大頭,工作日選擇開小汽車出行的只占15%。
僅15%市民開小車出行
今年9月,濟南市正式啟動綜合交通調查,其中通過科學隨機抽樣,對全市20000戶家庭的居民出行特征和出行意愿的集中入戶調查,備受關注。
根據10月29日,濟南市規劃局正式發布的此次《濟南市綜合交通調查報告》,經過抽樣,最終19600多戶家庭接受了問卷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2013年,濟南市中心城區出行總人次達到725萬人次/日,人均日出行次數2.1次。相較2004年,總出行人次增長31%,人均日出行次數增長6.6%,交通需求增長迅速。
該調查報告僅呈現了一個結構圖標,記者注意到,在正常工作日內,居民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依次為自行車(含電動車)30%、步行27%、公交18%,但是人們在道路交通中感受最明顯的小汽車出行占比卻并不高,僅有15%,此外,還有如出租、班車等的其他類占10%。
市民出行成本增加
根據調查結果,十年之間,濟南市民出行的目的越來越多樣化了,目前,在濟南市中心城區范圍內,工作日內通勤出行占出行總量的55%,相比2004年,通勤出行減少20%,也就是說,居民除上下班出行外,其他的出行需求也逐漸豐富。
然而,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濟南市城市居民職住分離現象越來越嚴重。調查數據顯示,與2004年相比,濟南市居民出行平均時耗延長7分鐘。
在各出行方式中,有一組數據特別值得注意,那就是公交車的平均出行距離僅比小汽車出行高出8%,但所需的時間耗費卻高出35%。顯而易見,公共交通的競爭力顯著低于小汽車。
對步行環境最不滿
在居民出行調查中,濟南市民對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環境的滿意度不足三成,不滿意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汽車行駛和停車的干擾嚴重。
多數流動人口對濟南的步行、自行車環境不滿意。來濟旅游商務人員、在濟務工人員、外地高校學生都一致認為車輛雜亂、不禮讓斑馬線、過街不安全和人行道、自行車道空間不足是影響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環境的重要因素。
而在12345熱線反饋問題中,市民意見最多的就是城市道路自行車道很窄或沒有,希望政府部門給予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