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11月1日訊(記者 于瀟瀟)大眾網記者今天從濟南市人防辦獲悉,正在建設的濼文路地下人防工程計劃于2015年全線竣工。該工程規劃建設地下商業街和停車場,可有效緩解泉城廣場和濼源大街附近停車難的問題。建成后,市民可從濼文路地下人防工程直達泉城廣場。
如何進入地下?
6個出入口可從地面進入地下人防
濟南市濼文路地下人防工程南起文化西路,北至泉城廣場,全長約553米。人防辦負責人稱,地下通道將在文化西路和濼文路路口的北側設置2個人行通道入口,在三和街和濼文路交叉口附近、濼文路兩側設置2個人行通道入口,靠近泉城廣場一端,濼源大街的南側設置2個人行通道出口。
濼文路地下通道為局部兩層格局。由于濼文路南高北低,從保泉的角度出發,南側將建兩層,上面為商業街,下面為車輛通道。北側近泉城廣場的部分則只有一層商業街。人防通道里將設立停車場,為市民提供120個停車位,到時可有效緩解泉城廣場和濼源大街附近停車難的問題。
地上如何布局?
路面4車道將成6車道 增設公交專用道
目前,濼文路是雙向四車道,交通流量很大,是濟南市中心交通壓力比較大的路段之一,也是泉城廣場客流穿過濼源大街的三條南北路之一。該路段通行頻次大,人數多,而且鄰近泉城廣場的路口為丁字路口,人車流量都異常大。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正常時段該路口通過人數在每分鐘80至100人,節假日人數激增。由于部分行人違反交通信號穿越路面,機動車輛搶道等因素,導致路面交通異常繁忙。濼源大街北側大量機動車輛占道停放、行駛擠占道路空間。大量行人路面穿行成為影響機動車輛通行的重要因素。處于中間位置的濼文路口順暢與否,直接影響到濼源大街泉城廣場段通行速度。
為進一步緩解交通壓力,提升車輛通行能力,此次地下人防工程建設,將全面提升人行環境,創造適宜的人行空間。為此,地下人防工程建設的同時,相關部門也將對現狀濼文路路面進行提升改造,由原來雙向4車道拓寬為雙向6車道,外側車道設公交專用道。
行道樹怎么去留?
11月底兩側樹木遷移明年3月遷回
濟南市人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工程施工期間,為了保證通行,不會對濼文路實施全封閉,而是保留半幅道路通行。計劃于2014年3月24日恢復路面通行,2015年上半年,整個工程全部竣工。
濼文路兩側有近百棵10余年的國槐,最近居民發現,原先栽植國槐的花壇已經拆除,樹木周邊新鋪滿了瀝青。“這些國槐是去是留?周邊鋪上瀝青,這些樹還能活嗎?”近期,濼文路兩側的大樹命運引起居民熱議。
濟南市人防辦相關負責人今天也對此事進行了回應。該負責人說,之所以在樹木樹根位置鋪上瀝青,是為了車輛通行方便,留出更多的空間給車輛和行人。“硬實樹木周邊的路面只是暫時的,樹木不會受太大影響。等到11月底,我們就會遷移樹木。”該負責人說,他們請了園林部門專業人士來移栽樹木,等到明年3月路面恢復后,會將這些國槐遷移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