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躍峰 通訊員 張萍 方婧
近期,有一個名為“青春style”的購物網站在聊城大學校園內走紅,這個跟“淘寶”沒有什么差別的網站,其實是聊城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的電子商務實踐教學平臺,在這個網站上“做生意的”全是該校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學院的學生。通過網站進行的實踐考核業績,按50%比例記入期末總成績。
畢業生一句感慨觸動老師建網站
作為聊城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的電子商務實踐教學平臺,“青春style”購物網站是今年3月份開通的。據網站的設計者劉建峰老師介紹,最初萌發組建這一網站的初衷,源于學院往屆畢業生魏桂剛的一句感慨,當時魏桂剛告訴他,上班后發現在真正的電子商務中很多東西都不懂,這句話讓劉建峰深深受到觸動。
為了讓學生真正地了解旅游電子商務,免去入職后的“很多東西都不懂”的尷尬,劉建峰、胡其柱和宋立杰等幾位老師開始思索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劉建峰說,最初他們考慮送學生去電商企業實習,可學生只能參與企業的某一環節,不能親自體驗感受全過程。可利用淘寶網進行實踐操作,指導老師們又無法監督學生的經營行為,也難以對其經營環節作出客觀評價。
再三思索之后,他們覺得自己該動手組建個購物網站,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這個名為“青春style”的網站作為學校自己的電商實踐教學平臺最終應運而生。
網站每個環節都由學生操作
陳奕潔是聊城大學2012級旅游管理專業6班的學生,目前在“青春style”這個購物網站中負責產品拍攝和訂單調配工作。
據陳奕潔介紹,最初剛接觸《旅游電子商務》這門課時還有畏難情緒,學習過程中感覺摸不著頭腦,但跟隨“青春style”的商務流程鍛煉了一個學期后,讓她著實喜歡上了這門課,不但熟悉了整個商務運作過程,還培養了自己的攝影專項特長。
按照“青春style”購物網站最初的設計構想,為了讓學生既能把握整體的商務流程,又能鍛煉相應的專業能力,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學院將該項教學活動主要分兩個環節。第一階段是自主經營階段,學生根據興趣組建創業團隊,跟隨理論教學的進程,完成市場調研、產品設計、尋找生產商、產品采購、產品發布、網絡營銷、訂單處理以及物流派送等電子商務的全套流程訓練。目的是讓學生熟悉電子商務運營的全部環節以及崗位的基本需求,體會創業的激情和艱辛。第二階段是專業崗位訓練,主要讓學生適應旅游電子商務行業崗位專業化的需求,培養旅游電子商務專業化人才。
經營購物網站不能光想賺錢
作為一個購物網站,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勢必首先想的是賺錢。為防止學生在經營過程中出現功利化傾向,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學院還對學生的經營產品進行了嚴格把關,要求所經營商品必須是有設計、有創意、有內涵的文化產品。
與此同時,在最終的考過過程中,不以盈利結果作為考核標準,而重點進行過程性評價。即對每一個環節和實踐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執行能力、創造能力等進行跟蹤評價。針對每一個崗位,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學院還指定了不同的配套輔導書,以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各占50%的比例記入期末總成績。
據目前負責管理這一教學平臺的教師介紹,雖然“青春style”實踐教學平臺設立的時間還不長,但由于相對傳統教學模式來說更新穎,實踐性更強,同學們參與熱情很是高漲,真真切切地過了一把“職場癮”,因為直接和社會實踐接軌,大家表示這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課程。
“雖然比以前忙了,但也更加充實了,我們按照老師的要求把平時的工作記錄和操作截圖全部整理保存了下來,求職時再也不用擔心用人單位挑剔我們缺少實踐經驗了!”2012級旅游管理專業的馬娜興奮地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