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房養老”還得邁過幾道檻兒
商報濟南消息(實習生付連興)今年9月,國務院發文鼓勵探索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11月4日,省府下發的《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再次提及養老服務業概念,并明確指出2013年年底前正式啟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以房養老”對解決老年人的養老資金問題,盤活已有房屋資源,以及擴大保險公司業務都有積極意義,昨天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作為“以房養老”當事人,無論是老年人還是金融機構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以房養老”的具體實行還得邁過幾道檻兒。
市民
房子應留給孩子
“我們只有一套房子,抵押出去孩子就沒地方住了,還是留給他們吧!”家住濟南市甸柳新村的退休職工陳先生告訴記者,如果只考慮他跟老伴兩人,“以房養老”的方式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將僅有的房子抵押出去,以后孩子成家還得再買房子,“現在買套房子不容易,與其來回折騰,還不如直接留給孩子,等他結婚后我們回農村老家養老!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盡管多數人認為“以房養老”可以讓老年人晚年有較穩定的經濟收入,但是暫時無法接受將耗費自己半生積蓄的房產抵押給銀行以換取養老金,一方面是考慮到房價一直居高不下,現今買一套房子不容易,另一方面《物權法》規定產權70年到期后可以續期,所以在對房屋產權的處理上,大部分市民更傾向于將自己的房子“傳”給下一代。
金融機構
不確定因素太多
不僅老年人有顧慮,不少金融機構對“以房養老”也尚存疑慮!巴ǔ碇v,正向按揭貸款的風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減小,而倒按揭恰恰相反,時間越長風險越大!笔〕且淮笮蜕虡I銀行個貸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房養老”的風險與時間長短呈正相關,時間越長,意味著金融機構所承擔的風險就越大。
還有一點不容忽略的就是70年的房屋產權,盡管2007年出臺的《物權法》已經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但“自動”并不意味著“無償”,70年產權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償續期,那么續期費用將是一個巨大的未知風險。另外,如何確定“倒按揭”利率也是難題。該工作人員坦言,就目前房價而言仍處于歷史高位,一旦出現波動,金融機構將承受很大的風險,房子價值大幅“縮水”,這也是未來推廣“以房養老”所要面臨的一大阻力。
專家
最終靠市場調節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董彥嶺表示,對市民而言,“以房養老”是諸多養老方式中的一種,但并不是唯一的,如果有條件不必拘泥于此。董院長告訴記者,房地產市場周期波動對于資產升值及價格的影響明顯,因此,要求金融機構前期細致調研,將市場風險降至最低。
“‘以房養老' 的推行還需要具體細則!辈稍L最后,董院長表示,盡管山東省出臺服務業發展30條明確年底試點“以房養老”,不過推行還需要具體細則來推動,“不管怎樣,最終還是要交給市場來調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