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朱彩玲實習生蘭志遠)日前,省道103線濟南段整修改造已經接近尾聲。記者昨天從濟南歷城交警大隊了解到,省道103線十六里河辦事處西仙村至柳埠鎮窩鋪村的所有公交站點處都施劃了公交港灣式標線,防止社會車輛在公交港灣停留。據介紹,這也是濟南首個公交港灣式標線。
103省道大修工程起點為繞城高速公路大澗溝立交橋,終點為柳埠鎮窩鋪村,全長27.6千米,其中大澗溝立交橋至大并渡口村路段按照一級公路的標準修建,中間將原有影響視線的綠化帶替換為隔離護欄,為雙向四車道;大并渡口村至窩鋪村路段按照二級公路標準修建,為雙向二車道。
昨天上午,記者從省道103沿線看到,目前大澗溝立交橋至大并渡口村路段,道路中間安裝了鐵質隔離護欄,整個施工路段的臨水路段、大落差路段也安裝了護欄。為了防止機非混行,交警部門還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施劃了震蕩線。此外,沿線的彎道、陡坡、村莊、學校、重要路口、重點單位等路段也已施劃上震蕩減速線,提醒車輛到此減速慢行。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103沿線的一些公交站點都施劃了帶有類似黃色網狀標志和“公交車”字樣的標線,標線入口處和出口處都有類似于都市公交港灣的曲線。歷城交警大隊仲宮中隊中隊長王啟國告訴記者,這種港灣式公交標線是為了保障公交優先而設立的,目前103省道十六里河辦事處西仙村至柳埠鎮窩鋪村的所有公交站點處,在路面都已設置這種公交港灣。“雖然由于路面寬度有限,這種公交港灣標線無法和城市中真正的公交港灣相比,但也可以有效提醒車輛到此減速慢行,并禁止社會車輛在公交港灣停留。”
交警解釋稱,因103省道沿線公交線路和站點密集,但是由于道路施工條件有限,不允許像市區一些道路一樣,采用凹式公交港灣。為了警示社會車輛到此減速慢行,謹慎駕駛,避讓候車乘客,并禁止社會車輛在公交港灣停留,交警部門首次設計施劃了這種港灣式公交標線。一旁等待公交的市民王大爺就告訴記者,劃了公交標線后,這里也沒了車輛停車,兩邊車輛速度也慢了下來。
相關新聞
長城嶺事故易發路段整改完畢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朱彩玲實習生蘭志遠)一直以來,省道103線的濟南長城嶺段由于存在盲區,屬于事故多發地段。為了消除事故,近日,濟南歷城交警大隊將長城嶺沿線道路與周邊形成落差的地段都安裝了護欄,并對一些角度較大彎道進行了兩米的拓寬。
近日,市民走到省道103線的長城嶺段的急轉彎道時都會發現,原來矗立在此的小山包突然不見了。原來,為了消除視覺盲點,交警部門已將阻礙駕駛員視線的小山包鏟平了。記者昨天從現場看到,長城嶺(濟南段)39.3公里處的急轉彎車道已經比原來拓寬了兩米。歷城交警大隊仲宮中隊中隊長王啟國告訴記者,以前由于小山包的影響,這里事故頻發。“改造中,我們削平了影響駕駛員視線的小山包,并將彎道路面向內拓寬2米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隱患,保證行車安全。”
王啟國介紹說,除拓寬車道外,交警部門還在長城嶺沿線車道外有落差的地方安裝了護欄。“目前已經安裝了200米左右,后續我們還將繼續對沿線道路落差較大的地方安裝護欄。”王啟國告訴記者,同時,交警部門還在沿線安裝了一系列提示牌和標志牌,并安裝了減速帶、反光鏡,重點區域施劃標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