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歲的潘秀英年輕時曾是響當當的勞動模范,因為進城后沒有工作,無兒無女,老伴去世后,她先是日夜縫制鞋子賣了維持生計,年紀大了以后一直靠每月300多元低保金勉強維持生活。去年起,潘秀英因為心臟病多次住院,今年兩次入院又花去了一萬多元。
要強的潘秀英日日省吃儉用,想盡量償還一些欠親友的錢,該去醫院復查了也不舍得去。潘秀英合計著可以省出一部分錢還錢、看病……
為省錢自己蒸饅頭,一天只吃一盤菜
20日下午,記者與長盛北區居委會副主任姜文娟及工作人員一起來到潘秀英家中。潘秀英居住的房子是不足30平方米的一居室,是居委會、街道辦、房管局等多方協調來的,可以免費居住。潘秀英自去年得了心臟病之后,每月光藥費就得花三四百元,今年兩次住院又花去了一萬多元。出院后,醫生囑咐要定期回醫院檢查,她一直沒去,擔心再花錢。
潘秀英說,治病的錢都是跟親戚朋友借的,只要手頭有點余錢她就趕緊去還一點。為了省錢,潘秀英自己蒸饅頭、搟面片當主食,蔬菜揀最便宜的白菜、蘿卜買,早晨炒上一盤,就夠一天吃的了。
年輕時曾是勞模,老伴去世后靠做鞋維生
年輕時的潘秀英曾參與修建臥虎山水庫,是響當當的勞動模范,在西營鎮原南營鄉干了31年婦女工作,大大小小的獎勵都少不了她。
1986年潘秀英搬到了長盛北區,自那時起沒有了工作。1992年老伴去世后,膝下無子女的潘秀英失去了依靠。要強的她決定靠雙手養活自己,縫制小孩鞋子拿去賣。“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納鞋底,一天做出一雙鞋子來生活才能有著落。”潘秀英說起當時的情況眼里泛起了淚光。
后來,潘秀英得了白內障,眼睛看不見了,就沒法做鞋子了。東關街道辦為她發起了募捐,湊夠了手術費用。2002年前后,居委會、街道辦為她申請了低保,現在每月可以有300多元低保費,支撐潘秀英的全部生活開銷。
爐子沒有煙囪,為通風冬天不敢關窗
潘秀英把蜂窩煤爐子放在了陽臺,爐子沒有煙囪,為了通風,陽臺上開了一扇窗戶,還有一扇窗戶掉了玻璃,冷風不時吹進來,爐子的取暖效果幾乎沒有了。“冬天冷,夏天熱。可是買煙囪、換爐子都得花不少錢,先這樣將就著吧。”
“去年還剩二百多塊蜂窩煤,今年燒完就算了吧。”潘秀英合計著,這樣可以省出來一些錢還給親戚或者拿去買藥。
自去年起,民政部門給潘秀英提供了政府購買的居家養老服務,每月有一位固定的女士上門為她提供30小時的家政服務。潘秀英說,“這么多年了,我真的要感謝黨和政府,感謝街道辦和居委會,感謝所有好心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