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11月20日訊 (記者曹茜)11月20日,濟南熱電有限公司邀請十余名人大代表視察監督今冬供暖情況。人大代表對濟南熱電投巨資、利用高科技手段節能減排表示認可,并希望供熱公司能將自管站和熱企管理的換熱站進行公示。
記者了解到,濟南熱電有限公司目前共有19個熱源點。供熱范圍東至歷山路、西至二環西路、南至二環南路、北至黃河南岸及西部大學科技園供熱片區和西客站熱源片區。近年來,霧霾天氣逐漸增多。濟南熱電有限公司投資近2億元實施了北郊熱電廠和金雞嶺熱電廠綜合治理,助力節能減排。
11月20日下午,十余名人大代表來到熱電公司供暖調度中心,察看了最新的智能熱網運行控制系統。據了解,該系統可對換熱站的溫度、壓力進行遠程監控,同時利用實時氣象數據,進行負荷分析、預測,為管網輸送和熱能分配提供數據支撐。據了解,熱電公司所屬的441個換熱站現已全部實現了數據上傳和遠程控制,預計每年節能8%到10%。
熱電公司將燃煤改為天然氣的“煤改氣”工程也在同步進行,目前已實施省委二宿舍、鐵路南郊鍋爐房兩個“煤改氣”項目,新上燃氣鍋爐4臺。經三緯九燃氣鍋爐項目及宏瑞星城燃氣鍋爐項目環評報告已批復。
人大代表了解到,熱電公司推出短信平臺服務,實行溫暖熱線67812319電話預約業務,用戶足不出戶就可辦理用熱報停、開通業務。今年10月初,熱電公司建立“濟南熱電我們的家”微博平臺,隨時發布熱電公司工作動態,并解答用戶提出的疑問。
天橋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張培友提出,希望熱電公司可以在每個小區的供暖管道上標明小區是由哪個熱源廠或熱電廠負責供暖,“這樣居民家中暖氣出現問題時,就知道應該找誰”。“自管站和熱企管理的換熱站最好向社會公示,讓居民知道問題到底出在誰身上,以便自管站自律。”天橋區衛生局局長、黨委副書記畢思忠說。濟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段青英則認為,供暖和環保要同時進行,利用科技手段節能減排的效果遠大于依靠原始的人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