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完成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和改擴建265處普惠性標準化幼兒園,建立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撥款機制,對所有非公辦幼兒園園長進行任職資格培訓。”是2013年山東省濰坊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25件民生實事之一。目前,所涉及的學前教育實事全部提前完成。
鉆拱形門,走平衡步道,騎搖擺車,開平衡腳踏車,對于濰坊市新華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每天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是最幸福的。孩子們總是早早地來到活動場地,搶占自己喜愛的游樂項目。
樂之園3班的杜慎衡,別看只有3歲半,當他騎上自己最鐘愛的搖擺車后,立刻搖身變成一名專業司機。雙手操控方向盤的他,靈活地行駛在活動區內。“搖擺車主要是練習孩子們手眼協調和對力量的控制,還能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集體活動可以使孩子性格開朗。”班主任徐穎說,今年中旬幼兒園更新了一批玩教具,包括戶外的拱形門、平衡步道、搖擺車、平衡腳踏車,以及室內的益智玩具、大型積木等,孩子們可以根據不同年齡需求,選擇不同的玩具和項目,活動不再單一。
據悉,購買這些玩教具的資金,全部來自生均經費撥款。2013年,濰坊市首次在全市范圍內建立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撥款機制,標準為每生每年不低于300元。所需資金由各縣市區財政承擔,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市財政只負擔市屬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此經費,主要用來保證幼兒園正常運轉,如:保育教育業務與管理、教師培訓、水電、取暖、交通差旅、郵電、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等購置、園舍及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等。
“文件下發沒多久,我們園的生均經費資金就到位了。”新華幼兒園園長李振梅說,2011年奎文區就率先探索生均經費撥款機制,標準為每生每年1000元,今年全市實施后,標準提高到每生每年1300元。幼兒園共有近500名幼兒,撥款金額達60多萬元。
“玩教具以前種類沒有這么豐富,現在手頭上更加寬裕了,可以不斷地更新和豐富孩子們的玩教具。”除了購買玩教具外,這筆錢還用于支付取暖、空調等日常開支。今年,新華幼兒園還對每個班級內的電腦和教師辦公桌進行了更新,改善了教師的辦公環境。學校辦園條件改善后,帶來的是保教質量的提高。“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出勤率非常高,大家都喜歡來幼兒園。”李振梅說。
2013年,濰坊市公辦幼兒園撥付生均經費3846萬元,惠及12.4萬名在園幼兒。“學前教育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是改善民生、建設‘幸福濰坊’的重要內容。”濰坊市教育局學前科工作人員說,建立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撥款機制,可以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公共財政保障水平,確保幼兒園正常運轉,推進建立完善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入園難”、“入園貴”,是近幾年社會對幼兒園現狀的評價。為解決這一民生問題,近幾年,濰坊市不斷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投入。除了建立公辦園生均經費撥款制度外,在去年完成對所有公辦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培訓的基礎上,今年對645名非公辦幼兒園園長進行了任職資格培訓。濰坊市所有幼兒園園長實現了持證上崗。
截至目前,濰坊市已完成新建和改擴建普惠性標準化幼兒園289處,比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2013年度建成265處幼兒園”建設任務超出24處,超額率為9.1%。自2011年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濰坊市已累計投資20余億元,完成普惠性標準化幼兒園建設1218處,比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1011處幼兒園建設任務多出207處,超額率為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