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濟南消息城軌交通建設一直是市民關心的熱點話題。在昨天的濟南市經濟工作會議上,濟南市委書記王敏在談到省城重點工程建設時表示,日前濟南市軌道交通建設“已獲省里原則性同意,建設宜早不宜遲。”在昨天的經濟工作會議上,王敏表示,按照年初的工作計劃,2012年濟南有400多個重點工程、項目要開工、推進,但截至年終依然有八九十個項目沒有按期開工,這要引起重視。
王敏在會上還透露,截至目前,濟南軌道交通建設“已獲省里原則性同意,建設宜早不宜遲。”
據了解,過去的五年,隨著國家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交通日益擁堵的現狀,濟南市啟動了軌道交通建設的前期論證和籌備工作。去年的濟南市兩會上,楊魯豫市長也表示,今后五年將大力推動軌道交通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不同于一般的建設項目,其審批程序相當嚴格。按照國家關于城市軌道交通審批的規定,擬建軌道交通項目的城市,應在完成《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并通過市政府審批的基礎上,編制完成《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并附相關配套規劃和專題報告及其批復文件(其中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環保部的批復),經省上報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由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組織審核后報國務院審批。
記者獲悉,濟南軌道交通的前期工作,將在今年繼續推進。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前期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交通建設規劃及工程可行性研究,這些工作都是在城市的軌道交通項目最終立項之前同時展開、互相支持、同時完成的。從去年6月份開始,濟南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就已上報,但至今仍然沒有批復。根據以往經驗,今年,《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就能獲得審批并著手編制交通建設規劃及工程預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
濟南市市長楊魯豫:
做好“天下第一泉” 創5A得有時間表
商報濟南消息在昨天召開的濟南市經濟工作會議上,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強調,要做好“天下第一泉”5A級景區創建和泉水節籌辦工作,“5A級景區創建得有時間表,有關部門必須得加大力度,不能拖,包括其他工作,既然提出來,就要一鼓作氣。”
濟南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舉世聞名的泉城,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但沒有國家5A級景區。2012年8月份,濟南市政府首次明確提出了“天下第一泉”打包沖5A的計劃,整合趵突泉、大明湖、明府城、護城河等旅游資源,打造“天下第一泉”。
濟南市政府要求,力爭盡快進入審批程序。參照先急后緩、逐步完善的原則,積極開展旅游綜合集散中心建設、明府城改造、西護城河西岸親水景觀整治等硬件設施建設工程和網站建設、語音導游、標注注冊等軟件提升工作,力爭早日達到國家5A級旅游景區評定和驗收標準。
日前從濟南園林部門傳來消息,“天下第一泉”已經通過省旅游局驗收,正式的申報材料已呈交國家旅游局,關于5A景區的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正在按照國家旅游局的要求緊鑼密鼓地開展,整體上進展順利。
務實“會風”撲面 未擺鮮花沒背景板
昨天上午9點,龍奧大廈G401會議室,濟南市的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正在召開。主席臺上沒有鮮花,也沒有背景板,只有“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橫幅……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類似這樣的會風新氣象,近來已成常態。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會場的布置,可謂簡單至極,主席臺上沒有擺放鮮花,也沒有背景板,唯一的布置,就是一條已經沒法再省略的橫幅。而在會議室外的簽到處,每名參會人員手中的參會資料也不再用以往可見的帆布包裝盛,變成了簡單的紙袋,紙袋內只有簡單的材料,往日在一些會議中常見的筆記本、簽字筆等也不見了“蹤跡”。
在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的會議都是這樣安排的,不擺放鮮花,不設置背景板,一切從簡。
本版撰稿記者朱彩玲李世武
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市:
470億實現“泉涌河暢水清景美”
商報濟南消息為徹底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面臨的諸多問題,濟南市初步規劃,以創建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市為契機,投入470億元,實現“泉涌、河暢、水清、景美”的目標。目前,濟南市創建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市總體規劃正在編制中。據悉,創建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市,濟南為首個試點城市。
記者采訪獲悉,濟南市創建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市以全市大水網為依托,統籌城鄉水利,著力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災害威脅、水生態退化三大水問題,使山、泉、湖、河、城交相輝映,把“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文化、水景觀、水經濟”的“六位一體”發展理念貫穿于工作全過程,把濟南建設成為富有泉城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目標是實現“泉涌、河暢、水清、景美”,達到“河湖連通惠民生、五水統籌潤泉城”的目的。濟南市力爭通過創建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市形成“一核、三區、六廊、九點”的空間結構。“一核”為以泉水風貌為中心的老城區;“三區”為南部生態保護區、城市泉水景觀區、北部濕地風貌區;“六廊”為北大沙河、玉符河、興濟河、大辛河、韓倉河、西巨野河6條綠色景觀廊道;“九點”為環繞中心城區的臥虎山、錦繡川、狼貓山、杜張4座水庫和大明湖、華山湖、玉清湖、鵲山龍湖、白云湖5個湖泊及毗鄰的相關濕地等,形成九大水面。
此外,今年濟南市將加大PM2.5整治力度,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制定實施黃標車限行管理措施,深入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在節能減排方面,將實施重點領域節能攻堅工程,確保100戶重點用能企業累計完成節能量105萬噸標準煤,完成150萬平方米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濟南火車站北廣場:
老火車站復建工程一并實施
商報濟南消息在昨天召開的濟南市經濟工作會議上,記者獲悉,今年濟南將借勢“十藝”節拓展優化空間布局。其中備受關注的濟南火車站北廣場將開工建設。
老城區重點抓好老商埠區、百花洲片區、解放閣世茂廣場等項目建設。東部新區推動奧體文博、唐冶、雪山等重點片區開發。西部新區加快恒大國際金融中心等項目規劃建設,確保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公交樞紐、長運樞紐和東廣場8月前投入使用。
據了解,京滬高鐵通車,濟南西客站投入使用,進一步拉動濟南西部發展,然而濟南西站周邊商業還未發展起來。上月2日,濟南西站東廣場南綜合體舉行工程封頂儀式,據了解,該工程是西客站片區城市發展軸上建設的第一個項目,項目主要承擔了公交樞紐、地鐵交通、商務辦公、商業服務等綜合功能。濱河新區今年將重點搞好核心區規劃建設,北湖片區和通航河道工程也將全面啟動。
另外,備受關注的濟南火車站北廣場將開工建設。據了解,濟南火車站北廣場位于現有的濟南火車站北側,占地約4萬平方米,其中建設用地3萬平方米,西半部分為廣場,東半部分為回遷樓,老火車站的復建工程將隨北廣場工程一并實施。同時,濟南市將開工復建包括鐘樓在內的整組老火車站建筑,包括原來的候車室、售票處等,復建的這組建筑將與現有的火車站連在一起,形成火車站的北出口部分。也就是說,在現有火車站的北側,復建的老火車站將坐南朝北,它的面前是站前廣場。目前,老火車站的復建工程也與在青島的德國工程設計師進行了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