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連接處的過道是最擁擠的地方
○列車所有的空隙都被填滿
○過道一角里熟睡的民工
○唐安茂用一碗稀飯充饑
18日晚8:10,當記者抵達寧波火車站時,距離L858次列車檢票只有20分鐘。
此刻,寧波火車站候車大廳L858次檢票口已經黑壓壓地聚集了一大群帶著大包小包的民工。
20:30,伴隨著候車大廳的廣播聲,檢票員將檢票口打開,急不可待的民工肩扛手拽,外牽著孩子,像潮水一般涌下站臺。“L858次列車是21:30發車,提前一個小時檢票,人太多怕旅客趕不及。”列車長王明健操著一口四川方言說。
21:20,距離發車還有10分鐘,此時站臺上只剩下幾位列車員,整個站臺已經徹底安靜下來,而此刻L858次列車的整個車廂里一片熱鬧,行李已經差不多安頓好,而乘客還處在匆匆趕車激動的心情中,也有一些乘客還在調整位置。“全滿了,沒得法子,都想著回家。”王明健翻看著列車計劃表說,“已經有2400多人,還有余姚站、紹興站和杭州站,這趟車肯定超過3000人,宣城沒有人下,蕪湖下一人,合肥只有兩個人下,都是到四川的,差不多都是長途。”
21:30,列車準時從寧波發車。
L858次列車是由19節車廂組成,其中1—8號車廂是硬臥,10—18號車廂是硬座,中間0號車廂則是餐車。按照計劃,0:00記者從餐車出發,體驗9節硬座車廂。剛打開10號車廂門,映入眼簾的是黑壓壓的一片,著實有些吃驚。整個10號車廂連接處的過道、洗漱間、車門前等所有的空隙都已經被行李或者人填滿。
盡管有列車員在前面引導,但向前移動依然很吃力,幾乎每挪動一步都要考慮怎么下腳,每移動一步都要喊“對不起,讓一讓”。記者注意到,整個車廂的中間,每一個角落都是滿滿當當,密不透風。幾分鐘過去,才挪動幾米距離,盡管L858次列車沒有空調,盡管在出發前將厚外套脫掉,但全身已經微微出汗。
向前移動極其緩慢,當記者抵達10號車廂另外一頭時,整整用了15分鐘。最擁擠的要數車廂連接處的過道,幾乎沒有任何空隙,移動時,常常是腳放下了,身體過不去,需要乘客相互擠壓,才能留出空隙。而背在身后的攝影包絕對成了負擔,常常是身體過,包卻被卡住。
列車不緊不慢地向前行駛,記者也在緩慢向前挪動。與動車相比,綠皮車猶如一輛行駛在鄉間小道上的三輪車。“打工一天也就掙100多元,雖然擁擠,但比干活總要舒服些,就當是打工吧。”回綿陽老家過年的49歲的唐安茂笑著說,從寧波至成都僅134元,低廉的價格讓綠皮車依然成為民工返鄉的首選。三節車廂下來,記者已經渾身汗透,時間整整過去了50分鐘。當記者抵達18號車廂時,已經是2:10,整整用了2小時10分鐘,十幾分鐘后,列車抵達長興站,為了節約時間,記者不得不利用停車時間從站臺返回餐車。
2:44,列車從長興站駛出。時值凌晨,車廂里的乘客們大部分已經進入夢鄉,整個列車也安靜下來,而此時距離成都還有32個小時車程。(本報記者 吳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