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農民工兄弟,又是一年回家路,忙活了一年賺到手的血汗錢怎樣才能安全地帶回家,成了你們的頭等大事。我們發現,不少人有帶現金回家的習慣。但是,由于路途遙遠,難免會發生這樣那樣的意外……”1月24日,青島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一位副支隊長給本報記者發來一封公開信,教農民工如何安全地將血汗錢帶回家。記者調查了解到,出于省錢、省力、面子等原因,有部分農民工帶現金回家,但這一選擇安全風險較大。
來信帶現金回家農民工請注意
24日,記者收到一封特殊的電子郵件。發信人是青島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負責刑偵工作的副支隊長李青,起首語并不是記者的名字,而是“農民工兄弟”。仔細一看,這封特殊的郵件是在教農民工如何將血汗錢安全帶回家的。
在郵件中,李青表示,由于回家的路途遙遠,有些農民工選擇隨身攜帶大量現金回家,但這種做法很難避免意外的發生 。在公開信中,他特意搜集了近期發生在各地的相關新聞報道:1月14日,四川農民工孫慶浩,在從江蘇鹽城返回老家過年的路上,不慎將裝有14萬元的手提包落在了所乘坐的三輪車上;在湖北武漢打工的農民工艾金中,將2萬元現金放在內衣口袋,但因為走得太快,最終丟失16600元現金……
李青說,在現實中,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悲劇。“有的人將裝有現金的包遺失,也有人被賊盯上。”經過鐵路民警的工作,有些人的錢財能找回來,但并非所有人都這么幸運。在公開信的最后,他提醒農民工兄弟,回家時盡量避免攜帶大量現金。“如果不得以需要攜帶大量現金,務必將錢放在貼身衣服的口袋里,并提高警惕。”郵件的最后,李青寫道。
案例抱著“血汗錢”火車上被賊盯
李青在信中提醒,為防止被賊盯上,返鄉途中,旅客還應記住“十忌”:一忌站臺上數錢;二忌上下車擁擠;三忌財物外露;四忌包置身后;五忌零整錢合放;六忌接打電話;七忌外袋放物;八忌乘車睡覺;九忌貪小失大;十忌失竊后慌亂。
隨后,記者電話聯系到李青。他向記者表示,希望本報能給回家的農民工提個醒。
“有些農民工老家在偏遠地區,一般只有縣城或者鎮上有銀行網點。這種情況下,他們便選擇將這一年掙來的血汗錢隨身帶回家。”李青告訴記者,正是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才給竊賊以可乘之機。“有些農民工將現金藏在內衣里,或者放在隨著攜帶的行李包里,一旦被賊盯上就麻煩了。”
“曾經有一位農民工,老家只有農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而老板發錢用的是建設銀行的卡。”李青告訴記者,考慮到異地取款需要一定的手續費,這位農民工最終選擇將卡里的工資取出來,帶現金回家。“在火車上,他雙手緊緊抱著裝有現金的行李包。但是,因為他精神比較緊張,上火車不久就被人盯上,趁他不注意把包偷走了。”李青告訴記者,這位農民工在發覺包丟失后及時報警,在鐵路民警的幫助下,才將小偷抓獲歸案。
聲音
帶現金回家省錢還有面子?
1月24日,記者在沈陽路零工市場、長途汽車站、火車站等地,針對返鄉農民工是否會攜帶現金回家進行了調查。在接受采訪的50位農民工中,有 23人表示會把大部分工錢存進銀行卡里;另有 27人表示,會帶現金回家。
“我都是把掙的工錢存銀行卡里,隨身攜帶剩下的那幾百塊錢。”來自黑龍江的農民工老李的說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你想想,那是一年的血汗錢啊,萬一在路上丟了,這年還怎么過啊?”他表示,多花幾十元的手續費可以“買”安全,“還是值得的”。而吉林的農民工老張,幾年前曾目睹過一位老鄉被盜的遭遇。“當時在廣州打工,回家過年時,一個老鄉在售票口買票時,身后放著工錢的背包被人偷走了。”老張說,這位老鄉的遭遇對他影響較大 。從那之后,他再也不敢隨身攜帶大量現金了。
不過,采訪過程中,絕大多數人表示,會隨身攜帶大量現金。記者梳理發現,主要理由有三個:一是帶現金能省掉異地存取款產生的手續費;二是能節省大量的時間;三是帶現金回家更有面子。62歲的老孫,老家在內蒙古,在青島市北區一家單位當門衛。“我年紀大了,不懂怎么到銀行存錢。再說工資也不高,一年除了吃穿剩不下多少。而且,去銀行還得交幾十塊錢的手續費,不合算。”老孫表示,回家時,會把剩下的工錢隨身帶在身上。
“老家只有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業銀行,而且這兩家銀行都在離村子20公里外的鎮上,取款非常不方便。”農民工老薛說,去鎮上取錢,除了異地取款的手續費外,更會浪費大把時間。“過年回家本來就待不了幾天,誰愿意再花時間去取錢呢?”老薛的說法代表了一大批人的想法。“而且,如果帶上一沓錢回家,到時給孩子們發紅包也有面子。”采訪過程中,另一位農民工如是說。
尷尬
農民工不知有“優惠卡”
李青告訴記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火車上的失竊事件都有一定規律。“農民工和學生是侵財的主要對象,發生在農民工身上的案件,一般都是現金失竊;而對于學生來說,失竊的往往是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
李青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農民工兄弟可以先把錢寄回家,或者存到銀行卡里帶回去。“如果一定要帶大量現金,應該做好防范,避免丟失或者被盜。”李青說,這時,應該放松神態,同時還要提高警惕。“如果表情過于緊張,反而容易引起別人注意,很容易被賊盯上。所以,需要放松神態。但是,為了以防萬一,還應該隨時注意身上的現金是否安全。”
此外,李青還表示,回家路上,盡量幾個人結伴而行,互相有個關照。“幾個人一同出行,可以輪流看管行李,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小偷下手。”李青說。
現實情況是 ,銀行卡在農村的使用遠遠比在城市里要困難得多。2012年,時任中國銀聯總裁曾分析,銀行卡市場在農村發展面臨兩大困難:一是總體的環境比較薄弱,二是農村地區的銀行卡產品服務都比較單一。這兩個原因導致貧困地區銀行網點較少。
根據相關報道,早在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就已推出了農民工銀行卡,持有這種卡的農民工在打工地點的任何一家銀行存入現金,都可在家鄉享受優惠于銀行匯率的提款手續費。而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重慶推出全國首款針對農民工的五免一補專用銀行卡,目前已發卡600萬張,為20萬農民工補貼匯款手續費約500萬元。五免一補銀行卡主要是免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自動取款機異地取款手續費、短信提示費和開卡工本費,同時補貼異地匯款手續費。
但是,這些針對農民工的優惠政策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而采訪過程中,50名受訪者沒有一人知道這種卡的存在。
調查
手機銀行轉賬手續費最低
與隨身攜帶現金回家相比,打卡存錢、匯款更為方便、安全。然而,同行異地存款、轉賬收取的手續費一直是讓農民工兄弟頭痛的地方。1月24日,記者就這一問題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進行了采訪,發現各大銀行同行異地存款、取款手續費差別較大,在同一家銀行通過不同方式辦理異地轉賬,手續費差別也很大 。其中柜臺和自動存取款機的異地存款轉賬手續費最高,網上銀行轉賬手續費介于柜臺和手機銀行之間,手機銀行轉賬手續費最低。其中,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的手機轉賬交易額在5萬元以下就免收手續費,在2014年3月31日之前中國銀行的手機轉賬也將享受免費服務。有銀行人士表示,同一銀行柜臺、網銀、手機銀行存款、轉賬手續費的差別是由轉賬渠道的成本不同導致的。
在各個銀行的異地轉賬手續費中,記者注意到,工商銀行的異地存款轉賬手續費較高,按照所交易金額的1% 收取手續費。其中,通過柜臺辦理業務,手續費100元封頂,而網上銀行轉賬手續費最高50元,手機銀行轉賬手續費最低,20元封頂。而多數銀行的手續費在0.2%至0.5%之間。
據了解,網銀和電話銀行存款、轉賬全部由客戶自助完成,具有全天候交易、到賬迅速、功能強大 、手續費低廉等優勢,還可以免去在銀行柜面排隊等候的煩惱。不過,各大銀行的客服告訴記者,要想通過網銀和電話銀行進行異地存款、取款轉賬必須帶著本人的身份證、銀行卡到柜臺辦理簽約手續,之后才可以享受該服務。
鏈接
帶現金返鄉有多種方式
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為了將血汗錢安全帶回家,農民工想了各種防盜、防丟的方式:
1.防盜內褲。5元到10元不等的防盜內褲是不少農民工回家途中的必備“武器”,這種內褲比普通內褲多出一個口袋和拉鏈,可以裝一萬元左右的現金,用起來比較安全,很受返鄉農民工的青睞。但是 ,現金較多的話,會產生一定的不適感。
2.藏在行李中。把錢放在不穿的衣服口袋、襪子甚至被子里,然后再藏到裝行李的皮箱和蛇皮袋中。這也是農民工自帶現金返鄉的主要方式,不過,盡管這種方式雖然較為隱蔽,一旦丟失,錢物皆無。
3.將錢縫在衣服內側。用較厚實的布縫成布袋,把錢裝進去,再把布袋縫到貼身衣服上面,這種藏錢的方式也經常被農民工采用。
4.塑料桶、紙箱裝現金。這也是農民工在返鄉時掩人耳目的手段。不少農民工認為,現金放在塑料桶、紙箱里,肯定不會引起別人注意,而且還可以當凳子來坐。不過,警方表示,火車站返鄉農民工眾多,攜帶的塑料桶、紙箱非常多并且很相似,萬一被別人拎錯了,麻煩非常大。記者 李保光 實習生 張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