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拿著剛剛從銀行里取出的6000多元錢,高法文激動得熱淚盈眶,“沒想到7年了,你們還給我保存著這筆錢。”張茹文接過話茬,“這錢放在這里,我心里不熨貼,你今天取走了,我心里的石頭也落地了,總算能踏踏實實過個年。”
這一幕的背后有個感人的故事。
66歲的張茹文和丈夫在山東石島大魚島村經營小商店已將近20年了。由于張茹文待人和氣,很多船員把小店當成了聚會場所。2003年起,幾個船員要出海搞遠洋捕撈,一去就是兩年時間,船員們就委托張茹文代領工資。“我是干小買賣的,知道牽扯到錢就是麻煩事,本來不想答應,可一想到船員們背井離鄉掙點錢不容易,又加上不想辜負大家這份信任,就勉強答應了下來。”張茹文說。
在兩年時間內,張茹文替船員到公司里領工資,再按留下的地址寄到他們家中。而其中有一名叫高法文的濰坊籍船員卻沒有留下家庭地址,說是等出海回來一塊取。
2005年,船員們返航了。張茹文把兩年來精心保管的取款單據、郵寄憑證一一交給每個船員,也把高法文的現金都交給了他,怕他把錢放在身上不安全,還提醒他辦了一張存折。漁業公司經營狀況不太理想,拖欠了部分工資,高法文帶著2萬元的工資欠條辭職回了老家濰坊。在隨后兩年時間內,高法文兩次回到石島領取了1.5萬元欠薪。張茹文回憶道,“第二次來的時候,他來到我店里,說是他在濰坊一家塑料廠打工,請個假來取工資也不容易。他讓我幫忙把余下的5000元工資領了,什么時候方便了就過來拿。”面對這個合情合理的要求,熱心腸的張茹文一口應承下來。
2007年下半年,漁業公司結清了所有欠薪,張茹文把高法文的5000元工資領了出來。張茹文此時才發現,除了名字,她手頭沒有留高法文的任何信息,根本無法聯系上他。張茹文于是把工資存到了漁業公司的賬戶里,6年多時間里,高法文一直沒來領工資。去年11月,漁業公司把這筆錢取出來交給張茹文代管,加上利息已經到了6000元。張茹文把錢再次存進銀行,還在存折上寫了一個“高”字,并且跟家人講清楚了,這是替別人代管的錢,不管出現啥情況都不能動用。
為了早日把錢送回高法文手中,張茹文把尋人啟事發到了網上,朋友們又幫她發到微博上,威海濰坊兩地媒體也參與其中,“高法文,石島大媽喊你領工資”一時成為熱門話題。從1月16號到25號,張茹文尋人的帖子,在網上已被上萬人點擊。巧合的是,這條信息被高法文的一位鄰居看到了并馬上轉告他,將信將疑的高法文馬上來到石島,終于取回了7年前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