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3月3日訊(見習記者韓笑) 在銀行存了15年的486元,會變成多少錢?近日,省城楊先生遭遇的答案是:12元。
據了解,15年前,楊先生的岳父在一家銀行存款486 . 15元。今年春節前夕,因其岳父重病住院,一度被下達病危通知書,家人就合計著把老爺子存折里的錢都取出來,免得以后麻煩。1月22日,楊先生拿著其中一個存折來到該銀行經二緯三儲蓄所,想辦理取款和銷戶手續。
這個存折的開戶日期為1998年10月22日,開戶人為楊先生的岳父,存折上只有兩筆交易記錄:一筆是存款1元,另一筆顯示是1998年10月24日存入485 . 15元。但銀行新近給出的答案,讓楊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工作人員查詢后,告知我卡里只剩下了12 . 3元。”楊先生說,銀行表示查不到收支記錄。“工作人員當時解釋說,可能是因為存折賬戶長期沒有交易,中間銀行經歷了幾次系統升級,所以交易數據沒有轉到新系統上來。”
楊先生的岳母確認,這張存折一直在抽屜的最里面,多少年了沒動過。那么,存折里的錢,究竟去了哪里呢?
3日上午,記者跟隨楊先生再次來到最初辦理查詢業務的儲蓄所。工作人員表示:已經多次向上級反映,暫時還未調出交易記錄。隨后,在儲蓄所主任的帶領下,楊先生一行來到了儲蓄所所屬的大觀園支行。
據大觀園支行負責人鄭先生解釋,儲蓄所前臺一般只保存近半年到一年內的數據,而該存折是15年前開的戶,所以相關數據在前臺查詢不到。
“市行沒能查到數據,但是省行肯定會有這個存折15年間的所有交易數據。工作人員已經向省行打了報告,會盡快進行查詢,給楊先生一個明確的答復。”鄭先生承諾。
銀行工作人員稱,此前也曾遇到過客戶時間久遠的賬戶,余額發生變化的情況。至于原因,有的是因為客戶本人或者家人忘了其實已經把錢取出來了;有的則可能是賬號綁定了水、電費的代扣或者被收取小額賬戶管理費所致。至于楊先生岳父的賬戶余額為什么“縮水”,要等查到交易記錄才能確定。